首页 > 新闻 > 汽车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氢能产业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商业化存在哪些挑战?

第一财经 2024-03-07 21:55:00 听新闻

作者:武子晔    责编:唐柳杨

氢能产业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推进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

今年两会期间,加快氢能产业发展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要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同时,多位两会代表委员提交了与氢能产业发展相关的建议。

按照《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吨~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万吨~200万吨/年。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35年,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

“氢能产业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推进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需将行业卡点、堵点逐步解决,才能加速氢能在各领域的推广应用。”全国政协委员、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表示,目前,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已经取得显著效果。但氢能作为一种“能源产品”,尚未实质性纳入能源建设管理体系,在发电、储能、工业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仍有待创新,“氢—电—气—热”的耦合与协同尚未形成,各领域商业化推广进展缓慢,一定程度影响了能源体系整体效能发挥。

姚锦龙认为,在基础设施方面,当前与氢能储运相关的设施发展亦相对滞后。截至2023年底,国内共建成加氢站428座,位居全球首位。但是国内加氢站的数量和分布仍未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在重载、长续航物流方面,氢能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瓶颈是加氢站的建设审批流程仍由各省市自行规定,非化工园区的可再生能源制氢和制加氢一体站项目管理机制虽在多个省市已建立,但国家层面尚未形成统一的规划、建设、审批流程,基础设施管理机制的不完善,阻碍了氢能的规模化、商业化发展进程。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相较于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能量比较高,而且加氢时间、驾驶的舒适性可与燃油车媲美。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根据世界主要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线路图,到2030年,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达到近千万辆,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从国内市场来看,2020年,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并于2021年先后批复了京津冀、上海、广东、郑州、河北5个城市群,启动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工作。不过,相较于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车规模有限。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23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5805辆,同比增长72%。

整体来看,氢燃料电池车的推广数量有限,虽然在商用车场景中有所应用,但在乘用车上的应用,业内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这主要也在于燃料电池商业化面临成本高昂、加氢站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挑战。以丰田Mirai为例,其以进口形式在国内的起售价达74.8万元,远高于丰田燃油车的售价。

“从《规划》可以看出,国家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计划和目标具有超前的前瞻性和战略意义,但同时任务也是艰巨的。”全国人大代表、天津荣程祥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张荣华表示,目前,氢能供给、加氢站建设、补贴发放、推广范围等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按照目前的政策,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车辆购置补贴基本要在运营后2—3年才能收到,这对于在产业发展初期需在研发、生产等方面大量投入的企业形成非常大的资金压力。同时,很多具备推广条件的城市并不在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内,缺乏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的政策支持,在当前产业规模小、成本较高的情况下,产品推广难度较大。

天能董事长张天任也表示,目前五大示范城市群氢能示范应用指标完成情况一般,相关区域在氢气资源禀赋及运营场景需求上,存在一定短板。相反,在一些拥有氢气资源及应用场景需求的区域,却因为没有相关补贴,高昂的购置费用导致在非示范城市群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示范应用。

对于氢能产业,姚锦龙提出四条建议:一是部门联动,完善政策法规配套措施,可以参考天然气和汽、柴油的管理规定,针对氢气的“制—储—运—加—用”各个环节,建立专门的氢能产业管理政策体系,完善相关安全标准和技术要求;二是拓宽场景,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创新引领,加大氢能多元示范应用;四是开放共赢,构建氢能减碳交易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强认为,要推动氢能规模化应用,以规模带动产业提质降本。他建议加大支持力度,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同时继续扩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数量。他建议打造低成本绿氢保障,支撑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通过对代表性项目给予相关支持,鼓励可再生能源离网制氢;通过多种措施,推动52Mpa长管拖车、低温液氢及输氢管道等高效储运应用、综合能源站等加氢站建设,打造规模化低成本“绿氢”供应体系。另一方面,可通过碳市场赋能,推进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建议加强国际间的碳排放标准合作,为未来发展国际氢气贸易及应对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奠定基础。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