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势与挑战

2024-03-28 18:03:34 听新闻

作者:黄文涛    责编:蔡嘉诚

我国至少具有四大比较优势,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的人才优势。

本文作者黄文涛,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1我国具有四大优势,体制、需求、供给和人才优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应有充分的战略自信,基于我国经济的强劲内生动力、韧性、潜力,我国至少具有四大比较优势,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的人才优势。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深入推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赢得历史检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

1.2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需求优势

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个优势,不断巩固和增强这个优势,形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雄厚支撑。近十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约50万亿元增长到约120万亿元水平,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约达18.5%,约提高7.2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约3.9万元增加到约8.1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约1.6万元增加到超过3.5万元,城镇化率提高超过约11.6个百分点,达到约66.2%。同时,我国成为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扩大内需并不是应对金融风险和外部冲击的一时之策,也不是要搞大水漫灌,更不是只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而是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

1.3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

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的制造业门类非常齐全,现在要努力的,就是全面提升,过去的中低端要向上走,布局高端,高质量发展就要体现在这里,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当前,我国现有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货物贸易总额世界第一,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产业规模和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大关,占GDP的比重达到33.2%,制造业增加值达33.5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近30%,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约15.5%和31.8%,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约28.6%和45%。

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持续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名单,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

1.4大量高素质劳动者的人才优势

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已经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我国人才工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国人才资源总量从2010年的1.2亿人增长到2019年的2.2亿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从5550.4万人增长到7839.8万人,各类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480万人年,居世界首位。同时,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我国研发经费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超过2.80万亿元,居世界第二。

2 我国亦需直面挑战,全球竞争格局和既有优势拓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对自身优势有充分战略自信的基础上,亦需对可能面临的竞争和挑战有清晰的认识,包括海外经济体对科技和产业制高点的抢占、自身既有优势如何保持和进一步拓展等。

2.1全球科技竞争和产业韧性安全

需要清醒的看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需要着力提升,必须把这个问题放在能不能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加以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循环格局发生深度调整。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和超大市场规模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然要承受其他国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种压力和严峻挑战。因此,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第一条重大举措就是科技创新,第二条就是突破产业瓶颈。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和全球各国的发展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抢占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世界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皆在新兴和未来产业发展领域进行布局和展开竞争。如图表14,我们汇总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部分近年出台的新兴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可以发现,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和新能源等为代表的垂直领域,及科研、教育、制度优化等其它和横向领域,美欧日等全球主要经济体皆在进行布局和规划安排。

2.2 自身优势的保持和进一步拓展

同时需要清醒的看到,在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既有优势方面,如何继续保持和进一步拓展加强,仍然任重道远和永远在路上。在制度优势方面,虽然我国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但如何坚持因地制宜的协调发展、不断深化改革和高水平扩大开放等;在市场优势方面,虽然我国有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需求优势,但如何进一步高质量的扩大内需、尤其是培育居民部门需求等;在供给优势方面,虽然我国有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但如何尽快解决卡脖子问题、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在低中高端的韧性和安全等;在人才优势方面,虽然我国有大量高素质劳动者的人才优势,但如何进一步加强高端科学、技术、产业和跨学科领军人才的培育等——这些议题,都是需要我们持续改进和久久为功的。

深化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因地制宜,不是忽视放弃、而是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