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科技产业园发展的几点思考

第一财经 2024-04-09 21:38:51 听新闻

作者:杨丽莎 ▪ 綦晓光    责编:任绍敏

科技园区要及时转变经营理念,把长期以来专注于可以为入驻企业省下什么、节约什么、争取什么,演化为能够在新格局中为入驻企业觅新路、找伙伴、注增量。

今年是《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实施的开局之年,方案赋予上海市特色产业园新的时代定位,即特色产业园区是上海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的重要引擎。

近期,共生态经济研究院对上海一些运营有特色、产业有优势、研发有成效的科技产业园进行了调研,归纳梳理了上海科技产业园发展受制约的若干因素,以及亟待克服的薄弱环节,期望为科技产业园开辟新路径提供有益思考。

无需限制幼苗的生长地

以产业创新孵育为主要功能的科技产业园,处于全链条孵化的末端,从主体功能的角度看,其动能传导链呈现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

目前,上海科技产业园整体运行良好,综合评价创新产出效率、产业赛道数量、孵化服务能力等主要指标,在全国科技创新创业界均稳居第一梯队。但从企业规模来看,入驻企业大多介于小型中型之间,鲜有微型企业。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过分强调以不同孵化载体的规定功能,去完成创新链中不同阶段的孵育任务,造成某些产业园机械地对照园区考核入驻标准,固守传统孵化链条单线程的模式,无形之中遮蔽了发现早期创业团队的机遇,也扼杀了萌芽期创新项目尽早融入产业链的可能性。

大量实践表明,那些未具备完整企业形态的创业团队和早中期项目,原本可以在众创空间常态发育,倘若置身于拥有更多丰沛资源要素的科技产业园中,成功胜算更大。现阶段相当数量的科技产业园,将服务对象聚焦处于研发阶段中期以及准产业化阶段的创新型企业,这是因为科技产业园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其运作方式与其他企业有众多共同之处。对于数量可观的非公有背景的产业园而言,维持合理可控的运营效费比,不仅关乎生存和发展,也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园区创新小生态的品质形塑。

基于市场利益的考量,科技产业园的运营团队,一般更偏好于服务准产业化阶段的创新型企业,此类公司常常会一次性租赁园区的整栋或多层办公空间,并且得益于企业组织功能架构完备,早已实现常态运行,故这类企业不会像初创型企业那样,对事务型代办服务和基础孵化保障有着过度依赖,这些低成本孵化获利优势,肯定会被大多数科技产业园视为优质的招商对象。

短期兑现与长期稳定的抉择

如何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保持入驻企业的相对稳定性,一直以来是科技产业园运营方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招商若有千方百计,稳定还需千招万式。让入驻科技园区的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仅仅依靠早期的保姆式呵护服务,恐难以奏效。在本研究院的实地调研走访中,几位科技园区负责人不约而同给出了相似的观点:科技园区要及时转变经营理念,把长期以来专注于可以为入驻企业省下什么、节约什么、争取什么,演化为能够在新格局中为入驻企业觅新路、找伙伴、注增量。与此同时,政策制定者和业界同仁应关注产业园入驻成熟企业比例过高的负面影响。

在走访调研中,课题组了解到,部分科技产业园近年面临经营状况不稳定的困境,是受制于资本力量对创新孵化的强大影响力,将降本增效视为提质增能唯一的路径,把那些技术成果已接近落地、短期有望获得可观利润的创业型企业,尊为园区座上宾,却未细想企业一旦成功,另谋他处发展是大概率常态。如此循环,处于准产业化前期的企业数量越多,会导致产业园运营基本面越不稳定。

造成这一困境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大多数产业园的硬件设施和管理运营水平相差无几,真正差别化竞争优势在于对入驻客户黏性的强弱。客户黏性的组成主要在科技创新孵化增值服务的过程中体现,入驻企业的信赖以及对载体选择的忠诚度,是构成客户黏性的核心要素。一个产业园的客户黏性,需要在经年累月的专业保障和有效交流中,伴随着创新进程中一个个难题的破解,达成彼此的信任,互惠对方的阶段性利益实现。课题组调研显示,产业园一味引入超量的成熟型企业,看似经营风险小、运营成本低、预期利益可控,但极易产生模式化的路径依赖,把业务模式的多样性可能,扭曲为追逐攫取短期利润的单一化盈亏选择。

其二,根据科技创新活动的普遍规律,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的早中期,大多表现为平缓的踏步式发展状态,这一周期往往会持续30个月以上,一些位居特殊产业赛道的企业(如生物医药类)甚至可达60个月以上。一旦技术研发获得实质性突破,企业就会转入成长快车道。多位受访企业主坦露了心迹:科技产业园是企业以创新成果对市场发起商战的出发暂歇地,没有任何一条理由让企业沉湎于往昔的苗圃,创新型企业在功成之日迁居他处,另觅更广阔的产业生态宜居地,几乎是每一个成功团队的宿命。

科技产业园企业流动性过高,肯定会削弱其产业创新和孵化的本质属性,长三角地区已有数个产业园名存实亡,被迫转型为商业化办公园区。科技产业园区运营方在筛选入驻企业之时,应该把长远愿景和现实利益有结合,摆脱以短期获利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拟入驻企业的预期成长效果为主要指标,参照相同或相近大类技术研发成果,在其他应用场景中落地转化的效益情况,包容更多不同体量、不同成长阶段的创新型企业,构建稳定、互惠、共荣的创新命运共同体。

产业赛道并非多多益善

以科技创新催生的一系列产业变革,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三十多年来,每一次技术的弃旧图新,每一项成果的惊艳亮相,都是中国创新主体直面风险、百折不挠的心智博弈。近年来,竞逐新赛道已被业界奉为金科玉律。确定一条科学合理的赛道,可以在大方向上引导研发活动的正确路向,压缩试错成本,真正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

目前,一些科技产业园对创新赛道的布局,呈现出鲜明的“两多”现象:一是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的主赛道上,同质化企业扎堆慢行。二是为追求不合理的规模化效应,产业园布局了数条无法实现产业关联和应用场景关联的创新赛道,直接导致创新小环境中资源的不公平分配,阻碍了技术研发的活力。

造成“两多”现象的客观因素是,近几年来,有些科技产业园脱离了产业发展规划的最初蓝图,转而设置那些为投资方青睐的技术赛道,以期获得资本助力。另有一些产业园,紧扣政府高额度补贴资助的产业研发方向,布局时髦赛道,寄希望以猛追技术转向风口成为“新奇迹”的受益者。

各地规划产业赛道的初衷,是为了指引科技产业园轻松精准地选企业、选团队、选项目,也便于创新型企业得到政策扶持,更为积极的意义还在于,重点产业链源于当地传统优势产业,而创新赛道又围绕着重点产业链进行布局,这样可以顺利达成以量造势的规模化局面。也正因为如此,不少科技产业园认为,把握住这一工作基调,平稳推进,以量积累、以利取胜就并非难事。殊不知,对赛道上创新型企业生长密度的掌控,对园区里产业赛道数量的调适,并非多多益善。

对创新赛道的设置数量,习惯上是依据本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中,重点产业的成长路线图,而打造出一个或数个围绕其产业链的创新赛道。在一个有体量的科技产业园中,设置几条产业赛道最为恰当,需依赖科学的考量,理性地全盘评估。

《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把布局和发展新赛道产业和未来产业并列,表现出高瞻远瞩的大格局睿智。新赛道产业究其本质,是创新活动的一种时空规定,它天生具有助力和限制技术突破两重性。片面强调新赛道产业的正向牵引力,而轻视它对于自由探索式创新的束缚,就有可能错过灵光一现的天才构想和改变未来的伟大创新团队。应该提倡用系统控制论的逻辑,来分析解决科技产业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在主攻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的同时,平稳持续运营传统优势产业赛道,让技术研发的动能、资源配置的潜能、载体优化的效能协同发力,在科技产业园整体发展态势的有序扩张中,将创新的辐射力推至浦江两岸,铸造新时代“上海智造”的金字招牌。

(杨丽莎系共生态经济研究院创新发展研究所战略与创新研究中心特邀助理研究员,綦晓光系共生态经济研究院特聘院长)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