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企业家五张“怪面孔”速写

在这些“怪异”底色下,敢于标新立异、独创从无到有、无惧特立独行,正是一切创新型企业家的基本性格表征。

08-29 20:55

适用性与在地化:创新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辨析

企业在产品和技术创新中,对使用场景的适用性匹配,以及对市场需求差异的在地化回应,成为非资本、非技术要素中的首要资源。

06-20 20:41

航空业ESG发展现状与优化方向

未来,航空行业可以通过规范统一报告发布频率与方式、提升报告披露率、改善评级状况、完善ESG信息披露标准并推进全行业实施、提高信息透明度与数据可比性等方式,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04-26 21:21

物流供应链行业ESG发展现状与优化方向

未来,物流供应链行业可以通过提升报告披露率、改善评级状况、适当提升环保技术的研发投入、完善ESG信息披露标准、提高信息透明度与数据可比性五个方面,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02-15 21:45

提升ESG水平,我国旅游业可从三方面发力

为了提升ESG水平,我国旅游业可以从提升对ESG评级的关注度、完善报告ESG披露程度与披露标准、推进地区绿色金融实施效果三方面发力,从而进一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01-04 22:01

中国航运企业对ESG关注度有待提高

较窄口径的统计数据显示,A股水上运输业30家上市公司中,ESG报告披露率约为70%,处于全行业较高水平,但仍存在提升空间。

2022-11-23 22:00

经济可持续视角下的ESG:TMT行业浅析

我国TMT行业ESG信息披露水平仍有待提升,尤其是A股上市公司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2022-10-19 21:45

经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ESG浅议

通过完善ESG评价体系,更好地引导ESG投资,进而使企业在实践中提升对ESG的关注,优化其经营管理活动,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ESG生态。

2022-09-28 22:06

华东地区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经验提供宝贵参照系

华东地区双创载体获得的局部经验,是在特定的地理、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阶段下形成的,为我国其他地区双创载体,在新形制的初阶定型期提供了宝贵的参照系。

2022-09-19 21:55

科技创新新动能:技术之外的“义利”竞速

相当部分重大创新团队的主帅,在产品推向市场的前夕,有意调整创新活动的节奏,执意求快和刻意放慢的两面现象较为普遍。

2022-07-05 21:38

綦晓光:油价飙升可能加剧全球通胀水平,阻碍世界经济增长

在新冠疫情、能源革命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此次油价飙升可能加剧全球通胀水平,甚至不利于世界经济增长。

2022-03-21 20:38

GDP增速目标圆桌︱綦晓光:理解GDP目标增速应契合可持续发展全局观

应当使GDP目标增速契合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2022-03-02 21:15

数字化赋能未来社区之社会共创

数字孪生技术在社区的应用,促进了社区向“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的未来新型城市功能单元的方向升级。

2022-02-22 21:56

乡村老龄社群,贡献乡村振兴文旅高质量发展

老年群体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鲜被提及,如他们在传承乡村文化、见证乡村历史、维系城乡代际关系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2022-01-26 21:03

建构多维场景,打造双创实践的新场域

在双创实践的宏观场域中,主角与配角的座次排定,并不完全依照能力、实力而定,企业的整体运营战略和各场景中的策略选择,是一支看似无形却又无处不在的指挥棒,创新音符的强弱渐进尽由其掌控。

2021-12-12 21:30

疫情下国际集装箱航运的挑战与应对建议

国际航运也将在这次的挑战中进行脱胎换骨的升级。

2021-11-30 22:48

积极构建经济制度共存结构,突破后发劣势

在当下所不得不积极应对的疫情突发事件背景下,应积极考虑制度层面所存在的共存结构空间,有助于我国经济以更加坚实、灵活的方式应对疫情及疫情后所带来的系列外部冲击,同时还能够通过持续演化来形成突破后发劣势的制度核心力量。

2021-10-24 22:05

创新创业导师工作的上海模式:宏观和微观相结合

经过大量的实践,上海在创新创业导师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逐渐形成了宏观层面集中管理与微观层面各自运作相结合的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海派特色的创新创业之路。

2021-08-04 21:41

乡村康养产业市场空间广阔,将成乡村振兴新动能

有报告称,2020年大健康产业总规模超过8万亿元。在大健康时代全面到来的背景下,乡村康养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1-05-24 22:24

创新驱动之再反思:调准焦距,避免失焦

近来创新近视症成了“常见病”。

2021-05-11 21:19
  • 綦晓光

    共生态经济研究院特聘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