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对857家从事广告业务的头部事业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的统计调查显示,一季度上述头部企事业单位共实现广告业务收入2740.6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事业单位广告业务收入78.5亿元,同比增长3.1%。规模以上企业广告业务收入2662.2亿元,同比增长14.0%。
广告产业数字化态势进一步巩固。一季度,头部企事业单位互联网广告发布收入1375.2亿元,同比增长20.6%,占广告发布收入总量的77.0%。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各类广告媒介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商品和服务推广的主要渠道。传统媒体加快数字化转型,以广播电视台、报社为代表的事业单位广告业务收入78.5亿元,同比增长3.1%,但其互联网广告业务同比增长135.4%。
广告产业对平台经济的助推作用凸显。上述头部企事业单位以平台企业为主,数据显示其2023年度广告业务收占全国事业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总量的91.8%。其中,头部平台企业广告业务收入占其营业收入50%以上。平台企业的广告业务不仅带动广大中小微广告企业构建起产业链,也为其开展人工智能、新能源、云计算等技术创新提供了资金保障。
社会消费升级和品牌建设持续推进。2023年以来我国广告业恢复快速发展反映了供给端信心不断回升,企业加大广告投放力度,积极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同时也反映了消费市场持续向好,尤其是绿色消费、线上消费等新动能持续释放,广告与消费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虽然行业还在深度调整,但央视春晚白酒竞争依旧火热
广告与游戏业务带动了B站本季度的收入与利润增长。
微博的商业化解题正在进一步向垂直领域、“大V营销”集中,以此来形成微博在客户采买市场上的差异。
《指南》细化了标注“广告”的义务主体、具体方式,有效解决了“谁来标注、怎么标注”的问题。
广告业务收入前10位的企业均为互联网平台相关经营主体,其广告业务收入合计超过2000亿元,同比增长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