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以标准协同促发展趋同,多部门为成渝综合交通定标

第一财经 2024-05-17 15:30:13 听新闻

作者:章轲    责编:计亚

今年4月召开的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强调,要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城市间基础设施联通、公共服务共享。

《成渝综合交通标准体系》日前发布,通过建立部省联动、区域协同的高效能标准化工作机制,聚焦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协同管理三方面高品质交通标准需求,以标准协同促发展趋同。

在交通运输部今天(17日)举行的成渝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专题新闻发布会上,科技司司长徐文强表示,成渝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的构建遵循双核引领、优势互补,强化双城联动,充分发挥标准在关键和新兴领域的引领作用,加快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绿色低碳等标准研制。统筹推进重点标准制定,强化标准实施应用。

徐文强介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共同构成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四极”。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明确了成渝交通一体化发展的主攻方向。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今年4月召开的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强调,要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城市间基础设施联通、公共服务共享。

第一财经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成渝综合交通标准体系》突出了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运输服务一体衔接、运行管理协同联动3方面的需求,共布局了50项重点标准,包括两地要联合立项、共同制定、协同发布的区域性地方标准28项;鼓励先行先试、强化实施应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2项。

徐文强告诉记者,成渝综合交通标准体系将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到2027年,基本建立起推动成渝地区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第二步,到2035年,通过持续完善和优化,构建起更加系统全面、先进适用、开放兼容的标准体系。

“标准是促进互联互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对于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的软联通作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副司长柳成洋说。

17日,交通运输部成渝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专题新闻发布会。

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副主任郝祎介绍,围绕成渝地区交通一体化发展,重庆与四川携手,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区域标准化先行先试,具备良好的标准化合作基础。截至目前,两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成立了交通互联互通专项工作组,签订交通建设、运输服务等“1+8”框架合作协议,将标准协同作为推进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并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年)》中明确区域标准化建设任务。

第一财经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成渝两地以标准为引领,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落地实施了一系列智慧、绿色重大项目。

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陆上,成渝中线高铁、成渝高速扩容改造加快推进,在建和已建川渝间省际高速公路通道21条;水上,万州新田港二期工程、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建设全面提速,两地交通基础设施“连点成线、连线成网”。

在出行服务便捷高效方面:重庆中心城区与成都都市圈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实现了“一卡通”“一码通”,两地300多个汽车客运站、1123条线路实现联网售票。此外,“川渝通办”实现线下“异地可办”、线上“全程网办”,“跨省通办”从“能办”向“好办”转变。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胡洪波在发布会上告诉记者,四川与重庆开展区域标准化合作之初,就把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标准创新作为着力点,围绕成渝智慧高速“是什么”“建什么”“怎么建”以及“怎么用”,共同发布了《智慧高速公路》系列区域性地方标准,也是成渝地区联合制定发布的首个区域性地方标准。

标准发布以来,已在成都绕城高速、四川成宜高速、重庆石渝高速、渝湘高速等路段进行了实际应用,支撑两地建成智慧高速2000余公里。以成宜高速为例,全线157公里实现对车辆运行情况、路面状况、天气情况、突发事件等的全天候监测和自动预警,帮助管理人员全天候准确掌握路网运行态势,及时发现和处置突发事件。胡洪波介绍,下一步,标准还将在成渝高速扩容改造等项目上进行扩展应用,打造成渝智慧高速主通道。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