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弃管、弃割、改种,1800万亩橡胶种植区安全如何保障|一线调研

第一财经 2024-05-27 21:16:12 听新闻

作者:章轲    责编:姚君青

近10年来胶价在低位徘徊,仅为高价时的三分之一,这些年胶农的收入也降了不少。

天然橡胶、钢铁、煤炭、石油并称世界性的四大工业原料,广泛用于交通、医疗和国防军工等领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消耗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4%,对外依存度超过87%。多年来,国内1800万亩橡胶种植区一直发挥着“保安全”的作用,对于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国家资源安全和国防安全意义重大。

第一财经记者近日在云南橡胶种植区采访时了解到,尽管天然橡胶产业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但橡胶种植现状仍不容乐观,胶农弃管、弃割、弃胶改种的情况在多地出现。

多位专家近日呼吁,稳定巩固天然橡胶产业规模和发展基础,出台惠民生、促发展的天然橡胶扶持政策,建立天然橡胶产业基金,加快进口替代,加大国内天然橡胶的收储力度,培育壮大橡胶上中游龙头企业。

种橡胶林的收入偏低

在西双版纳不少低海拔村寨,大部分农户都有橡胶林。2014年以前胶价好的时候,村民们收入可观,积极种胶、精心管胶、科学割胶。

但近10年来胶价在低位徘徊,仅为高价时的三分之一,这些年胶农的收入也降了不少。

5月12日,在景洪市勐养镇城子村,村委会主任岩温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全村有村民家庭170户共700多人,每家都有8~10亩的橡胶林。“这些年种植橡胶的收益不理想,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从事割胶的主要是上了岁数的人,非常辛苦,有的人干脆就不去割胶了。去年的胶价很低,每公斤凝块胶坨才5元,胶农们都希望胶价再高点。”

岩温叫一家有10亩橡胶林,每亩一年有3500元至4000元的毛收入。他说,主要是因为在橡胶林下种茶、玉米等,增加了收入。“收入构成中,卖胶的收入约占全年总收入的30%,而其他农户卖胶的收入大约占全年家庭总收入的40%~50%。”他说。

专家介绍,橡胶林的经济效益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橡胶价格、管理水平及种植密度等。一般来说,橡胶树从种植到开始割胶大约需要7~8年时间,此后通常每株可年产干胶约3~4公斤,一般年亩产干胶100公斤左右。按现行价,一亩橡胶林的年收入1000元左右。

相比之下,同样的一块地,如果种植菠萝、香蕉等作物,收益要高很多。有测算结果显示,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一亩菠萝的年经济效益在6000元以上,一亩香蕉的年经济效益在15000元以上。由于香蕉、菠萝的种植周期短,投资回报快,比种植橡胶林更划算。

5月12日,景洪市勐养镇城子村村委会主任岩温叫向记者演示割胶过程。摄影/章轲

目前,迫于种植橡胶难以增收致富,甚至难以维持现有生活水平,在橡胶种植区,胶农弃管、弃割、弃胶改种的情况不断出现。

正在云南开展督察的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发现,景洪市橄榄坝农场采伐更新4526亩橡胶林后,未按照地方林业部门批复的《更新采伐调查作业设计》标准补种橡胶,而是大量种植波罗蜜等经济作物。景洪市嘎栋街道1384亩橡胶林更新采伐后有872亩改种香蕉。根据当地提供的统计数据,2020年以来,西双版纳州橡胶林等林木被采伐后,未按标准补种橡胶的地块达3.45万亩,约占全州种植面积的0.69%。

督察组介绍,景洪市农垦集团所属国营景洪农场二分场、四分场和嘎洒街道沙药社区二组等地2019年至2023年大面积采伐更新后,未按采伐作业设计要求种植橡胶林,而是大量种植香蕉、菠萝,且大部分处于坡度大于25度的山地上,有的甚至超过60度,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的风险较大。

根据西双版纳州制定的整改方案,应严格按照采伐作业设计和造林技术规程的标准恢复植被。但督察组发现,景洪农场采伐的8150亩橡胶林中,仍有6362亩未恢复为橡胶林。

5月12日上午,在景洪市一处山坡上,一位中年妇女正在松软的红土地上刨坑种植菠萝苗,这块地原来就是橡胶林。她对第一财经记者说:“种橡胶林的收入太低。不改种经济作物不行啊。”

胶树养护等投入严重不足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农垦局副局长杜宣华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国家决定发展天然橡胶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方面是为了打破西方对天然橡胶的封锁禁运,保障国防战略安全需要;另一方面是植胶戍边,促进热带边疆地区的繁荣稳定,巩固数千公里的边境安全。

橡胶树属于热带作物,只能在我国部分地区生长。2006年,为推进我国天然橡胶种植业良种化,促进产业升级,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在广东、海南、云南三个植胶区实施天然橡胶良种补贴项目。2019年,国家将天然橡胶列入我国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目录,在全国划定1800万亩种植区域纳入保护范围。

杜宣华介绍,在全国1800万亩橡胶林种植面积中,云南、海南、广东分别有900万亩、840万亩、60万亩。云南的天然橡胶种植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红河、德宏、文山和保山7个州(市),涉及31个县(市、区)。西双版纳州的种植面积有500万亩,是当仁不让的“大户”。

西双版纳的橡胶林种植面积不到全国的30%,但年产干胶33万吨左右,产量占全国的40%。”杜宣华介绍,西双版纳的橡胶林种植面积中,农垦国有100万亩,民营400万亩。橡胶加工企业也有国企、民企。全州直接从事橡胶种植、加工和销售的人员多达27万人,涉及总人口42万人。

5月12日,景洪市一处橡胶林被砍伐后,种上了菠萝。摄影/章轲

据了解,西双版纳的橡胶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优质苗圃基地建设不足,育苗和新品种选育推广弱,对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大。市场上橡胶苗木品种混杂、质量参差不齐、优质良种苗木短缺。

此外,由于橡胶中幼林抚育期长(需8年)、投入成本高,且近几年橡胶市场持续低迷,影响橡胶企业和胶农增收。胶农在种苗、育林、护林、割胶、更新等环节投入不积极、不科学、不规范,造成中幼林施肥保水不达标,胶树严重营养不良,生长缓慢。

今年2月20日召开的景洪市橡胶产业专班会议介绍,“橡胶产业发展存在胶农弃管弃割或弃胶改种,对橡胶树的养护、施肥、病虫害投入严重不足”等突出问题。

5月21日,西双版纳州政府有关部门给第一财经记者提供的资料也称,在当地已出现“弃管、弃割或改种其他经济作物的情况”,部分民营胶园已处于荒芜状态,干胶产量逐年递减趋势突出。

农垦系统的调查发现,在西双版纳州,低产低质胶园和老旧胶园胶树占到橡胶种植面积的35%。企业和胶农对胶树的养护、施肥、病虫害防治投入严重不足,胶乳产量普遍偏低。多数老旧胶园胶树处于无树皮可采割的状态,低产低质胶园亟需更新改造,老旧胶园良种良法更新科技服务能力需继续加强。

“胶树更新采伐指标制约大。存在采伐指标下达与更新需求不匹配、审批程序复杂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对全州胶园更新定植速度和胶园梯度规模产生直接影响。”上述资料称。

需切实解决胶企胶农负担

第一财经记者在西双版纳州采访了解到,除了种植端的问题外,在加工、仓储和物流环节,同样存在多种制约因素。

杜宣华介绍,西双版纳州的橡胶加工企业主要以初加工为主,产业链短、生产规模小、精深加工少、产品同质化重、生产成本高、设备利用率低、污染治理难、创新平台不足。橡胶产品知名品牌总体数量少、品牌核心竞争力不强、质量基础不牢固、市场话语权弱。2023年,全州纳税排名前三的橡胶企业没有一家纳税金额突破1000万元。

“目前,轮胎胶、乳胶、工程橡胶生产比重过低,军用特供胶、特种密封胶、医疗器械专业胶、食品包装胶、服饰用胶等加工领域还处于空白,没有形成产品多样化、差异化发展,急需强链补链延链,不断提升产业链。”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负责人周增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当地原有一家生产乳胶枕头、床垫和手套的企业,但目前处于停产状态。

去年8月,西双版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在答复相关提案时表示,天然橡胶是西双版纳传统优势产业,“但我州天然橡胶长期局限于初级产品生产,产品深加工和附属产业的发展缺乏技术创新积累”。

周增春对第一财经记者说,西双版纳橡胶产业一个突出的短板是离国内大市场较远,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只有在天然胶乳高值化加工及综合利用方面寻求突破,才有出路”。

西双版纳州上述资料反映,橡胶成品物流有待进一步加强,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市场风险能力弱,生产、加工、物流、技术支撑体系不配套。

西双版纳州橡胶种植区景观。摄影/章轲

2023年,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天然橡胶产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明确到2024年,全省天然橡胶种植面积、产量分别稳定在850万亩、46万吨以上,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180亿元增加到250亿元。西双版纳州也出台了《西双版纳州橡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西双版纳州橡胶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

西双版纳州提出聚焦种植、加工、仓储交易,实施项目破局、胶园提升、加工攻坚、贸易跃升、企业升级、招商突围、创新赋能、服务争先等八项行动,推动橡胶产业育链、补链、强链、延链。

西双版纳州力争用3年的时间,实现胶园管理良种、良法、良技全面推广;规模以上制胶工业企业超过40户,建设60万吨库存量的橡胶期货、现货仓储交易项目,成为中国—中南半岛重要的橡胶交易中心;橡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250亿元。2025年,全州橡胶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2023年,全州已经实现橡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190亿元。

针对胶价低迷,出现胶农弃管、弃割、弃胶改种的情况,西双版纳州安排扶持资金稳定橡胶生产,推动橡胶加工由上游向中游发展,增加胶农的政策性收入。2023年安排橡胶胶乳收购补贴资金258万元,病虫害防治资金200万元。

2021~2023年,全州橡胶灾害保险累计投保面积209万亩,赔付金额5001万元,户均获得赔付5030元;保险+期货累计承保87万亩,赔付金额3317万元,户均获得赔付1253元,基本兜住了胶农收入底线。2023年上海期货交易所交割仓库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大扶持橡胶种植的力量,为解决弃管、弃割、弃胶改种问题积累新的力量。

多位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应牢牢稳住天然橡胶国家“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和战略物资核心地位,全面落实国务院“将天然橡胶纳入中央财政林业有关补贴”意见,稳定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和产量,切实解决橡胶企业和胶农负担,增加胶农收入。

专家们建议,在落实国家现有扶持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国家和云南省再加大给予西双版纳州产业政策帮扶支持,在实施橡胶中幼林8年期林业抚育补贴、天然橡胶“价格收入保险”政策落地、“橡胶病虫害”防治投入、“灾害保险”和“保险+期货”全覆盖、设立国家级天然橡胶提质发展专项资金、胶园更新砍伐指标单列统筹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帮扶。

鉴于橡胶产业在维护边疆社会稳定和国家战略资源供应保障方面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专家和业内人士也建议支持西双版纳州打造国家级绿色橡胶全产业链基地,在建设集种植、加工、旅游、贸易、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以及重点橡胶产业项目上给予更优惠的政策。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