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黄大智,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在A股结构化行情的另一面,同样有一些行业有不错的涨幅。以中证全指三级行业指数的分类标准来看,2024年初至今,中证全指电力指数以近20%的涨幅遥遥领先于所有行业。如果再加上今年的分红,中证全指电力全收益指数更是以超过20%的收益领涨所有行业。
特别是近期夏季的到来,A股“冬炒煤夏炒电”的习惯,再加上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预期之下,电力指数再次逆势大涨,成为5月下旬以来,A股宽基市场持续下跌中逆势上涨幅度最大的行业板块之一。
从行业属性上来看,电力是比较典型的事关民生基础的公用事业行业,在很长的时期内也都并不为市场资金所青睐。由于收入侧电力价格为政府管制型,成本端又是市场化的煤炭价格,电力还表现出较强的周期性,更多时候电力的行情都表现为事件驱动的主题投资行情。但从2023年至今,电力指数逆势而行,2024年初至今,行情更是加速上涨。
从电力持续上涨的驱动因素上看,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电力市场的市场化改革预期;二是市场变化及出海带来的基本面改善;三是高股息策略下对电力行业的追逐。
首先是电力的市场化改革,也是近期大涨的最重要原因之一。A股的很多行业都会受益于改革的政策红利,当下的电力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行业。
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电力的改革也事关重大。本轮的改革可以从2015年算起,而近年来在新能源发电装机量不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电力的改革也在逐渐加速。
电力系统纷繁复杂,其改革同样涉及方方面面。按照供求两侧的主体来看,电力系统的供给端是包含水、火、风、光、核等各类发电主体,需求侧则是居民、一般工商业、大工业、农业等不同用户性质的用电需求。中间又包含了电网、电源等不同角色的参与者。
在过去的几年内,电力市场化改革全面地推进,电力价格体系得到细化和完善,电力也越来越向着“市场化的商品”方向演进。在发电侧,成本价格逐渐理顺,发电成本逐渐降低,火电方面建立和提升长协煤比例,新能源发电方面光伏组件价格下降,储能成本也在回落,市场化的发电成本已经基本形成。在用电的销售侧,市场化的电价体系逐渐形成,通过容量电价(2023年11月)、辅助服务电价(2024年2月发布纲领)、煤电联动(广东、浙江已有试点)、工商业分时电价(年内陆续落地)等政策或规则,逐渐落地需求侧的电力改革。
新型的电力市场改革下,火电从原来的纯发电收入,新增了容量电价收入、辅助服务电价收入(如调峰、调频等相关的服务),成本侧的稳定和收入侧的增长,弱化了火电厂的周期性,进而带来了火电行业整体ROE的增长。与之类似的水电同样如此,在原本的发电收入外,水电作为最重要的长时储能,也同样新增了部分收入。
因此,在电力市场化改革逐渐推进下,改革释放的红利成为电力行情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
其次,电力同样存在长远的出海逻辑,特别是电力设备方面。电力出海在不同时期,体现在了不同的产业链环节。在2019-2022年间,电力行业的出海集中体现为新能源特别是风电、光伏的出海,特别是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制定下,国内光伏、风电凭借技术领先和成本优势,在国外市场份额大涨,带动光伏、风电、新型储能产业链巨大的投资机会。
但随着风电、光伏装机量增速的下降和供给的大幅度增长,新能源发电侧出海的增速逐渐开始下降。而由于新能源发电占比提高带来的电网投资开始高速增长,叠加上用电需求增长和电力投资更新,电力设备相关的出口开始显著增长。
在电力设备细分的高压开关、变压器、电表这三类产品中,2023年出口金额增速分别为29%、22%、20%,而2024年一季度同样延续了较快的增长。
这些细分行业电力设备的增长,带来了与风电、光电不同的电网设备出口增长,从而成为电力细分产业环境的出口增量。
最后是高股息策略下对电力行业的追逐。火电作为公用事业的一种,具有类似的盈利稳定、长久期、高分红等属性。火电公司由于过去净资产亏损幅度大且具备周期波动,其高股息特征在一众行业中并不突出。但是,在电力改革加速推进的当下,火电的资产负债表正在逐渐修复,火电公用事业化进程将得到加速,短期通过高ROE修复净资产,长期公用事业估值提升。稳定的盈利能力和超高的分红率,使得火电的分红逐渐向水电、核电靠拢,成为高股息中的一员。
而对于当下的A股而言,由于过去三年A股的持续下跌,投资者风险偏好也逐渐降低,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都逐渐地加大了对于高股息类资产的配置。在电力行业高分红、盈利稳定的预期下,也同样受到了追捧。
从电力行业投资的角度来说,指数和龙头股两种方式的选择都不错。
除了可以选择电力指数基金作为投资标的之外,电力的行情还具有非常典型的龙头行情,行业中的头部公司涨幅显著高于指数涨幅,同时在业绩表现上显著优于行业整体表现。适时选择头部企业作为投资标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电力企业在过去受益于政策改革、高股息策略的风格偏好、出海带来的业绩表现等,已经积累了巨大的涨幅,近期电力指数亦是开始下跌调整。如果作为短期交易的投资者,需要警惕这些龙头企业短期内因交易拥挤度过高和获利盘止盈带来的回调风险。
(本文作者黄大智,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机构指出,目前市场处于修复阶段,预计大盘仍可能延续盘整。
轮毂电机、PEEK材料概念、CRO板块领涨,电力、白酒、超超临界发电等板块跌幅居前。
盘面上,电力股掀涨停潮,AI硬件、AI应用、消费电子、虚拟电厂概念股活跃;地产股冲高回落,创新药、跨境支付、零售题材回调明显。多只高位股尾盘跌停。
金风科技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马金儒表示,未来,中国风电市场仍然以陆上风电为主,所以公司的订单也会是陆上风电远大于海上风电。
目前各系列指数合计接近8000条,跟踪产品规模达到3.5万亿元,2024年全年增长约80%,吸引超1万亿元资金通过ETF流入A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