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年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明确其战略新兴产业地位。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中国民航局等四部门发布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2030年将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我国低空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持续深化为低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条件,低空制造环节以无人机发展为主导、eVTOL加速发展驱动技术创新,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低空运营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并加深,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是其发展的保障,我国多地已经发布关于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相关支持政策,通航机场及起降点等建设先行推进。从商业化推进来看,中国市场正在提速,以航空器的“证照管理”为例,2024年4月亿航智能的EH216-S获得全球eVTOL行业内首张PC,未来中短期或将有更多国产eVTOL产品获得相应认可,快速推进商业化。
更多神秘原型机将在2025深圳eVTOL展掀开面纱。
推动“天空之城”建设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作为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空天技术等众多战略新兴技术的重要载体和综合经济形态,低空经济的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
我国的无人机制造企业已达700余家,需要适航审定的中大型无人机型号800余个,而过去近40年间完成审定并颁发证件的有人机型号只有81个。
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多个城市共开通了20多条快递、外卖运输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