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大零号湾”方案今实施,有哪些首创式改革试点?

第一财经 2024-07-11 11:46:25 听新闻

作者:金叶子    责编:胥会云

力争到2035年,成为世界级“科创湾区”之一。

为加快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大零号湾”建设具体方案今天正式公布并实施。

7月11日,上海市政府官网发布了《关于加快“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政策措施》),提出了五大行动计划、22项政策举措,于公布当日正式实施,

第一财经从上海市科委召开的通气会上获悉,《政策措施》的目标,是力争到2035年,将“大零号湾”全面建成创新能力突出、科技力量雄厚、原创成果丰富、成功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成为世界级“科创湾区”之一。

首创式改革试点

政策措施包括几个方面:加强高质量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发企业创新动能、增强创新要素保障、厚植科技创新土壤。

比如,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集聚发展;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医院;支持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促进未来产业技术创新,支持开展跨领域基础研究和颠覆性技术攻关。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支持开展高风险高价值研究,构建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格局,支持高端科学仪器、科研试剂等自主研发。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优化职务成果权属和成果评价改革,完善成果市场化评价机制,支持海内外重大成果通过“拨投结合”“投贷联动”等机制落地转化。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公共平台,加快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以及共性技术平台等建设,建设“科技成果线上发布大厅和服务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孵化载体,加快大学科技园改革发展,推动各类科创载体提升服务能级;支持区校共建孵化器、师生创业空间等。拓展科技成果转化承载空间,深化实施产业用地融合管理要求,支持企业“研发-转化-生产”一体化布局。

上海市科委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器建设处处长张励对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解释,《政策措施》突出体现了三方面特点:坚持目标导向,高水平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坚持问题导向,高效率破解发展瓶颈难题;坚持发展导向,高质量推进改革创新赋能。

他说,将“大零号湾”作为上海市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构建“东南西北”科技创新发展格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级层面进行统筹规划、整体部署。力争到2035年,将“大零号湾”全面建成创新能力突出、科技力量雄厚、原创成果丰富、成功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成为世界级“科创湾区”之一。

同事,对照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深圳南山科技园等国内外一流科创集聚区域,查找“大零号湾”的差距和不足,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举措,补短板,拉长板,锻新板。

他告诉记者,将在“大零号湾”内实施的首创式改革试点、集成式政策创新落到实处,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健全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机制,进一步为科研人员、创新主体“解绑”“松绑”;加快探索“拨投结合”“投贷联动”等机制创新,形成“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政府敢支持”的良好创新生态。

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性改革

上海市教委科学研究处处长范仁华介绍说,当前,上海市教委正在全力推进上海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主要任务是面向前沿和国家社会发展需求,进行高校学科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转化系统性改革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是上海高等教育改革重点工作。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相关改革将为“大零号湾”高质量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他说,上海市教委正支持交大、华师大等高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性改革

“我们在本次改革中,非常强调高校要以系统性思维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能把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上的不同环节(包括院系(课题组)、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各类市场主体等)割裂来看、分块使力,按照老的‘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路子是无法取得成功的。要形成校内技术转移、科技、双创、人事、国资、大学科技园等部门紧密协同的工作机制,从校内的科研体制改革、创新能力塑造、技术转移专业化能力提升、大学科技园成果转化功能高质量发展等诸多环节系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他对第一财经表示,依托“大零号湾”积极探索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为进一步畅通从源头创新到成果产业化全链条,打通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双向奔赴的快车道,根据教育部相关工作部署,上海市教委也在积极研究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方案,推动高校科研体制、人事制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高校形成愿干、敢干、能干、能干成的创新氛围和生态体系。首批将重点围绕“大零号湾”开展试点建设。

具体来看,对内改革科研组织模式,例如将探索联合“链主”企业、高校等各方力量,组织“科学家+工程师”联合攻关,以任务汇聚一批专业人才和团队,形成可转化成果和创新人才的蓄水池。另一方面,对外联动各方资源和创新要素,强化高校与地方、产业、资本的协同联动,前端强化高校科研平台布局衔接、后端与产业园区联动,有效链接高校创新资源和区域产业创新资源。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