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
据悉,该工作目标以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培育服务主体,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健全服务体系。到2026年,深圳基本形成业态丰富、布局合理、行为规范、服务优质、全链条贯通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建成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服务业先锋城市。
在搭建重点产业专利导航服务体系方面,支持市场主体聚焦“20+8”产业实施重点产业专利导航项目,根据分析结果优化市场布局、产品等经营策略,实现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有效专利布局。支持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发挥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作用,针对深圳市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开展专利导航服务,探索将专利信息与科技创新资源、产业资源进行深度融合。到2026年,培育重点产业专利导航项目50个以上,实现深圳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专利导航服务全覆盖。
深圳将充分发挥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深圳)交易服务平台、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中国(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深圳河套)国际转化试点平台等国家级平台功能作用,推动知识产权许可、转让、作价入股等交易服务,拓展投融资对接、知识产权证券化信息服务等业务。
在拓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模式上,一方面深圳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知惠行”专项活动,全方位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需求,助力提升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一方面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专项行动,推动金融机构结合“20+8”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开发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完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助力中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预计到2026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突破450亿元,持续助力科技创新,加速企业成长。
基础设施及城市建设领域项目14个,总投资约171亿元;社会民生领域项目9个,总投资约54亿元;产业发展领域项目13个,总投资约161亿元。
进一步加深同专业金融研究机构合作力度,便利企业境内外上市政策咨询,协调跨境金融机构为企业出海提供金融银团服务,推动已在港交所上市的辖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交所上市。
《若干措施》从推动基础型消费扩容提质增效、推动改善型消费高品质发展、促进新型消费发展壮大、拓展品质型服务消费空间、打造良好服务消费环境以及健全政策支撑保障体系六个方面提出23条具体举措。
具体配建方式为在改造后含商品住房的各类城市更新单元规划中,按住房建筑面积的一定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