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记者8月2日下午从晶澳科技(002459.SZ)相关负责人处独家证实,业内传言的正泰新能(正泰集团旗下子公司)因光伏电池专利侵权遭晶澳科技起诉的情况属实。
该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具体是关于topcon电池专利的侵权,光伏欧洲专利法院已经公开了这个信息。目前国家和光伏行业都在呼吁专利保护,公司也是出于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
中国光伏行业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渐浓。
7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公开征求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及公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区别于此前的2021年本,最新披露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的征求意见稿对知识产权的要求有所提高。
"光伏行业原先的制造条件更多对环保、能耗等技术指标作出规定和要求,但是现在的中国光伏行业进入‘领跑者’的新阶段,光伏行业需要探索更多未知,因而更需要保护核心专利和知识产权。"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今年7月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光伏领军企业通过自研专利或收购专利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打造自身的护城河,同时也释放出光伏行业重视专利的趋势,对专利的重视也可避免或打破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
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14家光伏企业召开了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称将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
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往年光伏玻璃企业的库存在20天以内,眼下企业相对健康的库存天数在25天左右。
近年来,医疗器械出海已经成为中国厂商的重要策略。
光伏行业仍需警惕新一轮技术外溢造成的技术贬值和过度投资、警惕光伏低价的内卷模式被“复制”到储能行业、警惕产能出清“前夜”的虚假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