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上午,深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召开。大会由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联合主办,以“低空新质 圳在腾飞”为主题,汇聚了低空经济领域的500多名专家、企业、政府代表,为更高质量推动深圳低空经济发展召开探讨交流。
2025年底深圳将建成1000个以上低空飞行器起降平台
会上,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深圳市低空起降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5)》。
深圳将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低空起降服务体系,打造由直升机/eVTOL载客运输、物流运输、社区配送、公共治理服务等组成的低空起降网络,为“异构、高密度、高频次、高复杂性”低空飞行活动和“低空+”新兴业态培育提供支撑。到2025年底,建成1000个以上低空飞行器起降平台,实现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实现这一目标,深圳大力推动起降点建设,此次出台《深圳市低空起降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5年)》,构建低空起降基础设施网络是重点内容,主要包括:
对现状109个直升机起降场进行eVTOL兼容改造,以及布局新增建设樟坑径直升机场等131个直升机场,部分兼容eVTOL,构建全覆盖、快速响应的低空载人服务网络,满足医疗救护、消防应急、商业消费等低空飞行服务需求。
新增建设123个物流运输起降点,搭建覆盖全市、快捷高效的空中物流运输网络。
结合医疗物资运输、快递、外卖等重点场景,新增建设177个起降点,全面提升深圳市商圈即时配送、医疗物资运输等服务水平。
新增建设一批城市治理起降点,满足应急救援、警务活动、海事巡查等重点领域应用需求,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精细化水平。
2025年全市开放无人机适飞空域占比力争突破75%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介绍,在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上,深圳将突出四个方面重点:
探索构建高效协同的低空空域管理机制。在上级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创建城市级低空协同管理机制,努力构建空域管理、运行管理和飞行服务保障协同融合的新模式,在低空运行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开展全域低空空域评估,探索建立适合高密度超大城市特点的低空空域精细化协同管理模式。力争到2025年,全市120米以下适飞空域开放面积占比突破75%,低空商业航线总数突破1000条。
建设高质量的低空运行管理服务体系,支撑大规模商业化飞行需求。依托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构建支撑“异构、高密度、高频次、高复杂性”低空飞行活动的规则体系,率先开展融合飞行试点,完成深圳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和A类飞行服务站建设,打造低空数字空域图,逐步完善低空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服务,2025年底前具备支撑1000架以上商业运营的低空航空器同时在空、每日1万飞行架次的服务保障能力。
拓展五大低空应用场景,打造最佳低空示范地。载货运输方面,进一步扩大低空物流网络覆盖范围,提高城市物流效率,2025年低空载货飞行力争达到150万架次。载人运输方面,面向大湾区推出更多低空载人飞行服务产品,培育城市空中交通新业态,2025年低空载人飞行力争超过3万架次。应急救援方面,在“空中120”覆盖全市基础上,采购先进适用的无人机技术装备,赋能应急救援体系,打造15分钟航空应急救援圈。城市治理方面,促进低空应用与道路巡检、城市安全、国土测绘、环境监测等领域深度融合,实现低空巡管“一张网”。文旅消费方面,积极培育空中游览、航拍航摄、无人机集群表演等旅游消费市场,承办国家级无人机赛事,进一步推动“低空+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
构建完备的低空标准法规政策体系,促进低空经济创新发展。全面落实《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上位法规和《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建立涵盖运行管理、经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深圳低空经济法规政策体系。近期,推进标准先行,成立了深圳低空经济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启动首批18项低空经济领域深圳标准编制,争取年内发布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1.0版本,在规则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先行先试。
智能融合低空系统先锋版发布
深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深圳正式发布智能融合低空系统先锋版。该系统由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研发建设,是针对当前低空经济发展中亟须解决的痛点问题,先行发布的系统功能子集。
据悉,为加快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圳在全球率先布局低空经济,建设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打造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和服务网。“四张网”的核心是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Smart Integrated Lower Airspace System),又被称为“低空的大脑”。
该系统是首个将市域级低空空域数字化,融合城市级CIM底座与全域智算算力的低空管理和服务操作系统。SILAS建立统一的数字底座,突破传统网格化空域计算瓶颈,汇集深圳全市空域的全因素数据,打造低空四维数据场,实施精细化的时空资源分配和进程管理;建立统一的能力底座,突破传统航线分配和管理的规模限制,以连续动静态时空场表示、时空流计算和低空大模型推演作为实施路径,首次实现市域级低空空域、异构低空飞行器、复杂业务形态、规模化低空飞行的安全高效的管理和服务。
更多神秘原型机将在2025深圳eVTOL展掀开面纱。
届时还将举办企业路演、国家级赛事及互动活动,打造“低空盛事”。
推动“天空之城”建设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嘉兴,这座地处长三角几何中心的城市,正在这场变革中抢占先机,探索一条“向天要空间”的产业升级之路。
作为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空天技术等众多战略新兴技术的重要载体和综合经济形态,低空经济的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