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条横跨长三角的“空中走廊”火爆出圈,引发全国关注:上海浦东、嘉兴南湖、苏州金鸡湖三地间全长275公里的低空交通环线通航,将跨城通勤时间压缩至30分钟以内,“打飞的上班”的梦想照进现实。
这条航线不仅改写了长三角城市群的时空格局,更让“低空经济”一概念从蓝图跃入现实。作为继公路、铁路、航运之后的“第四张交通网络”,低空经济正以“空中巴士”“无人机物流”“智慧农业”等创新形态,重塑城市发展逻辑。
嘉兴,这座地处长三角几何中心的城市,正在这场变革中抢占先机,探索一条“向天要空间”的产业升级之路。
据统计,目前嘉兴正在加快打造“无人机+医疗救治”“无人机+城市治理”“无人机+农林植保”等一批应用场景,已经成功构建了23个应用场景项目,13条飞行航线覆盖嘉兴市内约80%区域范围,让低空经济今后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今,嘉兴正以先行者的姿态在低空经济新赛道上加速领跑,一个“天上有飞机、空中有航线、地面有产业、应用有场景”的立体化发展格局加快成型。
19家低空经济共保体成员单位签署合作协议,为被保险人提供6115万元的低空领域风险保障。
通过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到2026年底,建成“1+5+4”(低空经济大科学装置1个、低空经济运行试验区5个、测试场4个)低空经济总部研发测试总体布局。
新政计划投入约2亿元,单奖最高3000万
这是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首个总体性、引导性的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