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安徽跨境电商交易额221.2亿元、同比增长21.7%。相比上半年安徽贸易出口同比增长9.7%的增速,跨境电商成为安徽省外贸增长的重要“加速器”。
就像国内电商在十多年前一跃而起,逐步改变国人的消费习惯,跨境电商在近几年增速惊人,2017年至2023年,安徽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平均增幅达到57.2%、规模增长14倍以上。
跨境电商异军突起,是时势使然,从中亦可窥见安徽在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上的布局思路。以跨境直播、“跨境电商+产业带”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在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拓展全球商机的同时,也推动着更多产业带踏上数字化之路,提升产业竞争力。
目前,安徽锚定打造跨境电商集群生态圈,加快建设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宣城、蚌埠6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培育认定22个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
上半年安徽外贸“成绩单”亮点颇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67.8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但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半年挑战依然不容小觑,高速增长中的跨境电商是重要的突破口。
记者留意到,今年以来,围绕跨境电商的政策力度加码。这些新政或将为下半年跨境电商行业增添发展新动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数字贸易,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全球集散分拨中心,支持各类主体有序布局海外流通设施,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安徽最近印发《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其中明确提出,激发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活力,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培育壮大一批跨境电商及海外仓龙头企业和优秀产业园区。
从长远来看,仓储物流本地化是跨境电商的重要发展方向——前置海外仓可有效提升交付能力,也可高效处理退换货等售后需求,且这一模式可以解决大件商品尺寸大、尾程运费昂贵的痛点,规模效应显著。
针对这一需求,6月份,商务部等9部门出台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提出发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相关企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用好现有股权投资基金资源,探索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加强对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支持。
目前,安徽年跨境电商交易额亿元级以上企业已超60家,建设、租用海外仓357个。在今年印发的《安徽省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若干措施》中明确,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发展,提升省内特色产业集群出口能力。完善海外仓布局,到2025年,全省企业建设、使用海外仓500个以上。
跨境电商,是当下出海的新通道,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接下来,如何用好用足政策工具,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畅通”新通道,是推动安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外高桥集团正在通过REITs、私募股权基金、股票增持、定增等资本市场组合拳,不断补齐短板,加快将外高桥集团从原来以产业园区开发为主,转向产业园区开发和产业组织发展并重。
除本次发行入围的四个项目外,截至2024年6月30日,外高桥集团持有各类可出租物业近400万平方米,出租良好,租金收入稳定。这将为后续可持续扩募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储备。
吕大良介绍,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增长11.5%。其中,出口1.48万亿元,增长15.2%;进口3991.6亿元,下降0.4%。
安徽省持续深化医药集中采购、促进优质医药服务供给、统筹推进支付方式改革。
其中,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推进有力、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