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司法部会同财政部、中国证监会起草的《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定》)公布。《规定》对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涉及企业IPO的行为予以规范的同时,也提出了对地方政府的相关行为进行规范。
这表明,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上,压实地方政府责任同样重要。
《规定》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不得以股票公开发行上市结果为条件,给予发行人或者中介机构奖励;给予发行人或者中介机构奖励的,应当予以追回,并由有关机关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地方政府对企业和中介机构进行奖励,在过去是一种普遍现象,甚至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现象。在许多地方政府看来,属地企业成功上市不但可以募集到资金,也反映出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发展潜力,是政绩的重要体现。对成功上市的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进行奖励,则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比如,地方政府的鼓励、奖励措施范围越来越广,力度越来越大,包括土地使用、税收优惠等诸多方面,有的类似“拔苗助长”。其中的一些“超标政策”带有随意性,经不起考验。“拔苗助长”也会催生出“泡沫公司”,上市后不久便出现业绩下滑等现象,并引致股价暴跌,不仅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还有的地方,上市公司纯粹成了“面子”。比如,有的地方规定,成功上市的企业只要说明在该地有募投项目,就可以算作本地的上市公司,给予2300万元奖励。这不可避免地造成“内卷”,从而争夺拟上市公司资源。
《规定》可以促使地方政府转变扶持企业上市的策略,从直接的物质奖励、追求短期成果转变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技术指导、搭建交流平台等。这看起来见效速度可能会慢些,但却是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此,一方面要求地方政府改变思维方式和考核方式,不再单纯以上市公司数量论英雄,尤其是不可以无原则地“拔苗助长”;另一方面,要对已经出台的鼓励、奖励措施抓紧清理。
取消地方政府奖励企业上市措施固然重要,压实地方政府责任则更为重要。《规定》明确,给予发行人或者中介机构奖励的,应当予以追回,并由有关机关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6月下旬,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证监会、公安部、财政部等六部门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其中强调,地方各级政府在提供政策支持过程中,将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财务真实性作为扶优限劣的重要依据,依法合规出具税收、合规等证明文件等,切实履行因财务造假问题引致风险的属地处置责任。
另外还要看到,《规定》还处在征求意见阶段,许多细节还有待落实和细化,将来也会有相关政策指引出台。业内人士认为,《规定》的政策导向明确之后,地方政府正在流程中的奖励措施会率先停掉,能够追回的部分也会采取相应措施尽快追回。同时,地方政府已经出台的奖励政策也会废止。
总之,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需要企业、中介机构、监管机构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这次《规定》中强调了地方政府要承担的责任,是看到了地方政府奖励上市公司做法引发的市场机制扭曲、导致资源分配不公甚至引发不公平竞争的深层次问题。《规定》开了个好头,许多细节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解决。
上周,A股市场在国内超预期宽松政策的推动下大幅上涨,这一现象背后受到市场对政策反应函数预期的改变和央行创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尽管这些政策在短期内可能不会有显著的经济增长,但它们显著提升了市场信心,并改变了A股市场的运行逻辑。未来,财政政策的宽松程度将成为关键观察点,因为它将对国内利率走势有重要影响。
在IPO审核趋严的背景下,会有更多企业在多轮问询中被“劝退”
互换便利不是直接给钱,不会扩大基础货币规模。通过这项工具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
第一财经注意到,今年,类似于景杰生物过会后终止IPO(包括终止审核、终止注册)的公司数量大幅增长。根据沪深北交易所网站信息初步统计,目前已达到45家。
兴天科技“踩雷”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