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今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住房保障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去年,国务院印发了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文件,将保障性住房分为配租型和配售型两大类,拓展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新路子。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住建部和有关部门一起,加强统筹谋划,指导各地一手抓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加快解决工薪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另一手抓配租型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以“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等多样化、多元化的方式,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问题。今年前7个月,全国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安置住房已经开工和筹集235万套(间),完成投资4400多亿元。
董建国介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供给。住建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坚决抓好贯彻落实。
第一,抓规划编制。保障性住房规划是住房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各地,从本地区经济能力、房地产市场状况和各类困难群体住房需求出发,坚持以需定建、以需定购,因地制宜编制保障性住房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把保障性住房优先安排在交通便利、公共设施较为齐全的区域,促进实现职住平衡。住建部还总结推广有关城市的经验做法,建立健全保障对象轮候库,并实行常态化申请受理,准确掌握保障对象的具体需求。
第二,抓制度完善。国家层面已经印发了一系列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政策文件,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体系。住建部正在指导各地,根据国家顶层设计,结合本地实际,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抓紧出台具体的实施意见、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进一步细化完善保障对象、保障方式、保障标准、分配管理等具体要求,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好各项工作。
第三,抓项目建设。对列入今年计划建设的项目,落实好财税、土地、金融等支持政策,加快项目开工、建设进度,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尽早开展配租、配售,让群众早日实现入住。还要加强项目的谋划和储备,做好明后年项目的前期工作,形成“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项目滚动推进机制。同时,结合当地房地产市场情况,积极推进收购已建成的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推动条件成熟的项目加快完成收购,及时配租、配售。
第四,抓“好房子”样板。可能有人认为,“好房子”是改善性住房、商品房追求的,保障性住房就可以质量低一些、配套差一些,这是个误解。保障性住房是政府工程,是民心工程,保障性住房更应该建成“好房子”,这是政府应该做到、也应该做好的事情。目前,各地已经确定了一批保障性住房示范项目,按照“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要求开展“好房子”建设,不断提升保障性住房的品质,努力让群众住得健康、住得安全方便。
购买保障性住房的缴存职工,可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首付款等购房款,提取累计不超过购房款;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的,提取与贷款金额累计不超过所购住房总价。
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必要的调整后仍是经济支柱,保障性住房体系应逐步向购置型保障房为主导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中青年群体的房产需求,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
再贷款按季度申请和发放,与银行贷款实际投放进度存在1-2个季度时滞。
对商品房交易的各类限制也许应该逐步清除,并在必要时转向对部分地区和市场的持有环节的干预。
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允许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向有条件的企业发放贷款,收购房企存量土地,人民银行提供必要的专项再贷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