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熊园,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朱慧,国盛证券宏观分析师)
近半月,密集召开政治局会议、中央深改委六次会议、国常会、央行座谈会等,部署稳增长、促改革、稳信心政策。我们对每半月重大政策进行跟踪:1)中央、部委重要会议与政策;2)地方政策;3)行业与产业政策。本期为近半月(2024.8.19-9.1)的政策跟踪。
核心观点:总体看,近半月延续聚焦稳增长、促改革、稳信心,包括8.29深改委六次会议部署抓好300多项改革举措落实,稳信心(完善市场准入、促进民间投资等),8.26央行强调继续“研究储备增量政策举措”,8.30财政部要求政策继续加力,央行买债、22城房屋养老金试点等。其他可关注,9.10-9.13人大常委会,上海优化供地套型结构、厦门购房即可户口,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等。继续提示:全年“保5%”的压力加大,亟待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尤其是中央加杠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升,可能的政策包括:增加预算、扩赤字,增发特别国债;再降准降息;支持地方化债;降房贷利率;地产收储扩容等。其它可能的增量政策包括:核心城市进一步松地产(取消限购/取消普宅和非普宅区别),专项债发行加快,支持民企、互联网企业的更多部署等。
1、总体看,近半月延续稳增长、促改革、稳信心,有6大焦点:
>一、促改革,8.29深改委六次会议,部署抓好二十届三中全会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落实,并审议通过了相关分工方案,“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
>二、稳增长,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系列政策陆续落地,包括老旧营运货车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家电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等工作实施细则,此外,8.30国常会研究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8.26央行座谈会强调继续“研究储备增量政策举措”;
>三、稳信心,8.21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也是中央层面首次专门就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设出台的政策文件,8.30发改委等发布《关于建立促进民间投资资金和要素保障工作机制的通知》,关注后续金监总局研究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融资支持政策;
>四、财政政策加力,8.30财政部《2024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重点关注下半年财政政策展望,包括加大财政政策实施力度、保重点支出、兜牢“三保”底线、加大协同监管和追责问责力度、坚决遏制化债不实和新增隐性债务,以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顺序上预算管理、消费税、个税改革靠前;
>五、央行买债,8.30央行发布国债买卖业务公告第1号,“买短卖长”、全月净买入债券1000亿,也需注意,8.29财政部发行的4000亿特别国债为2007年发行款项的到期续作;
>六、房屋养老金,8.23住建部指出将研究建立房屋养老金等,当前上海等22个城市正在试点”,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房屋养老金可能增加业主负担的担忧,对此,8.26住建部再次权威解读房屋养老金相关问题,强调“不需要居民额外缴费,不会增加个人负担”。
>其他可关注,9.10-9.13人大常委会(目前无增加预算、增发特别国债提案),上海优化供地套型结构、厦门购房即可户口,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
2、具体看,近半月(2024.8.19-9.1)重大政策如下:
>重要会议与政策:关注促改革、稳增长、促消费、稳民企、防风险系列政策加快落地。
>地方政策:地方继续发力稳经济,多地发布加力支持设备更新和消费品换新实施方案。
>行业与产业政策:上海上调中小套型面积标准、厦门购房送户口;增设市内免税店。
风险提示:外部环境、政策力度、地缘博弈等超预期变化。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政治局会议强调了当前国际经贸形势的严峻性,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策略,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以内需为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聚焦稳就业与稳企业,稳定市场预期,并加速实施扩内需政策以应对外部风险。
增量财政政策有望后续推出,以稳就业稳外贸稳经济
“21条”包括实施首发经济、消费新场景运营、演艺赛事活动、重大文旅消费促进活动激励。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胀三大核心目标,并提出务实措施以应对通胀下行压力,同时突出“投资于人”的新循环,推动地方财政扩张,加强地产政策“保主体”,促消费成为经济工作主要抓手,财政货币政策符合预期。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今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可以理解为持续用力、更加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