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近日引起热议的人员优化事件,东风本田回应第一财经记者称,东风本田此次优化是为了更好地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加快战略转型。优化将主要针对生产领域,并采用员工自愿离职的形式,给予员工妥善合理的补偿方案。
此前曾有报道称,东风本田正面临战略调整,计划实施一次规模较大的裁员行动,预计受影响员工数量将达2000人;东风本田采用的是“N+2+1”的补偿方案,其中“N”代表工作年限,“2”指代2个月工资,“1”表示额外再发放1个月的奖金。
东风本田方面表示,从实施反馈来看,很多离职员工对补偿方案表示满意。
新能源进程持续加速下,并不只有东风本田一家合资车企遇到了转型问题。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提升以及中国品牌市占率的上扬,新能源转型相对迟缓的合资品牌目前承压较大。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8月,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到54%,同比增长16.7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63.4%,同比增长11.4个百分点。
目前大部分合资品牌新能源转型进度较慢,优化人员效能、改变组织流程架构等成为部分合资品牌车企加速新能源转型的选择。有分析人士指出,合资车企“裁员”消息不断,映射出当下行业竞争激烈,尤其在新能源市场,合资车企积极通过各项举措,加速变革转型。
以东风本田为例,该公司不仅在生产端进行人员优化,同时也在新增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能力。据悉,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将在近期正式开始运营,用于生产灵悉、烨系列等纯电产品,全力推进电动化进程。
根据规划,东风本田预计在2030年前累计推出10款以上纯电动车型,其中三款新能源车型已亮相,其中猎光e:NS2已在售,灵悉L与烨S7也将陆续推出。
广汽本田拟收购东风本田发动机
建议加快输配电价、电力市场化改革,尽快出台各省落地方案。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当全球能源发展的浪潮从化石能源奔涌向新能源,中国承担了怎样的角色?当脱碳和零碳成为能源绿色转型的关键议题,要如何实现对应的目标?当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呈现新格局新挑战,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底层逻辑发生变化,应当以怎样的路径去应对?《两说》之“中国经济二十讲”系列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能源与动力工程专家黄震教授。
预计美国2027年底前将出现一波风光抢装潮。
本田在华销量已连跌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