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世卫官员:气候变化与老龄化叠加威胁全球健康,中国空气治理有显著进展

第一财经 2024-10-11 15:03:56 听新闻

作者:吴斯旻    责编:刘展超

玛丽亚表示,近些年,中国空气治理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展。同时,中国在清洁能源转型等科技创新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气候变化已经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影响下一代人的健康议题。今天出生的每一个孩子,全球每个国家和地区居民的健康都面临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健康风险,而且这些风险正因全球人口规模变化和老龄化趋势加深而放大。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部环境、气候变化与健康司司长玛丽亚·内拉(Maria Neira)近日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达了上述观点。

玛丽亚认为,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如龙卷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和热浪事件发生频次增加,这二者对全球人口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以热浪为例,它不仅增加水和病媒疾病传播风险,加剧心肺疾病发病概率,对人的精神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会造成农作物受损,甚至导致全球一些区域人口流离失所。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将于2024年11月11日至22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办。去年,COP28主席国阿联酋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多方共同发起了首次在COP上举办的“健康日”(Health Day),将气候与健康的议题提升到了全球气候行动的核心位置。

据玛丽亚透露,今年COP29将延续开展“健康日”活动,并将推动“更加雄心勃勃”的气候适应和干预举措,宣布成立由近5年COP主席国(英国、埃及、迪拜阿联酋、阿塞拜疆、巴西)组成的联盟,该联盟将确保“健康”始终作为每年国家间气候谈判的优先议程。

她还表示,今年COP大会期间,WHO还将发布一份报告,提供更多有关气候变化威胁人类健康的循证证据,以呼吁各国政府及其他利益攸关方对当前的气候与健康危机采取政策变革。

各国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玛丽亚认为,这可以用两个词汇予以概况:减缓(mitigation)和适应(adaptation)。

“减缓”意味着需要干预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包括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改变农作物生产、工业生产方式和废弃物管理方法等。

“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相当于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换句话说,以化石燃料燃烧为代表的空气污染,导致了75%左右的气候变化,这带来严重的健康危机。全球每年有700万的过早死亡与空气污染相关疾病有关。”玛丽亚说。

玛丽亚表示,近些年,中国空气治理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展。同时,中国在清洁能源转型等科技创新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至于 “适应”,玛丽亚认为,意味着各国需要建立起一个“更有韧性、更能适应气候变化的卫生健康体系”,重点提高对高温天气和重点疾病的监测和早期预警能力。

“伴随全球人口老龄化加深,城市里有越来越多的独居老人,他们是热浪等极端天气来袭时的高风险人群。”玛丽亚认为,气候变化与老龄化正叠加威胁着老年人等脆弱人口健康。

数据显示,中国是气候变化敏感区之一,增温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从1990年至2019年,中国与高温相关的死亡人数增加了4倍。

一篇由中疾控和复旦大学研究人员近期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上的研究文章进一步预测分析称,仅考虑气候变化和人口规模变化的情景下,到2090年代,我国复合热浪相关的死亡可能增加4到7.6倍;若考虑人口老龄化趋势,所有类型的热浪负担均将进一步增加,且气候变暖与老龄化的共同作用大于两者单独影响的总和。

9月中旬,国家疾控局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等12部门印发了《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下称“行动方案”)。玛丽亚认为,“这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及时的”。

行动方案着重提出了针对重点地区和脆弱人群的干预措施。包括强化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脆弱性和适应能力动态评估。开展重点区域及重点脆弱人群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评估,制定适应能力提升计划等。

玛丽亚表示,“有气候韧性的卫生健康体系”还应该对卫生人力资源进行更好的培训,支持卫生基础设施朝着更清洁、更可靠的方向发展。

在她看来,中国在后续落地该行动方案时,一方面应该完善这样一个韧性的卫生健康体系;另一方面,应该推动卫生部门和能源、交通、环境等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将“健康”的理念融入韧性城市的建设中,增加城市绿化空间,为卫生健康领域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和投入。

玛丽亚同时提出期待:希望中国可以考虑加入由WHO牵头搭建的“气候与健康变革行动联盟”(ATACH),进一步推动将气候变化与健康的相关指标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在该领域发挥更加关键的领导作用。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