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和医疗健康行业是区块链技术重要应用场景之一。本周,上海市静安区率先发起区块链主题场景集市“数通链谷”,主打“医疗+区块链”新应用场景,对接供需两侧合作桥梁。
为推动区块链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场景深度融合,我国已围绕医疗数据流转监管、健康数据共享查阅、药械溯源等场景形成了一批创新应用。
第一财经记者从区块链主题场景集市活动现场了解到,上海目前已针对假药泛滥、溯源难和管理混乱等问题,打造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药品溯源系统,实现“医药产品可验真,流转链路可追溯”,优化药品流转效率,增强监管效能,提高医药产品的受信任程度。
例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已与8家企业合作,实现了基于区块链的中药代煎配送试点。而这一过程中涉及流转质量监管的系统由上海医疗区块链与大数据公司信医科技打造。
第一财经记者查询公开信息发现,集团总部位于上海的卫宁健康为信医科技的股东,持股比例近15%。卫宁健康战略咨询总监郭剑锋在活动中表示,区块链作为IT基础设施,与医疗行业高度契合,推动应用革新。在药械临床试验应用方面,区块链能够提供安全、可信的数据共享平台,为政府提供监管抓手;在商业健康险应用方面,区块链简化保险理赔流程,减少欺诈行为,提高保险公司和患者的信任度。
此外,在医疗数据共享方面,针对重复检查、费用过高、浪费时间等患者诟病问题,运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医疗相关数据全面上链存储与授权共享,推动医疗信息可信流转与安全共享,也便于科研院所在合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诊疗及健康数据,促进治疗方案共享、新药研发等,让医疗数据发挥更大价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邵维君在活动上表示,上海作为亚洲医学中心城市,拥有丰富的医疗资源,尤其是三甲医院积累了海量的医疗数据资源,是区块链技术落地的适宜场景。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跨时空健康管理机制,助力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黄虹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政府一直在加速推动区块链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落地,但是任何技术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作为“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地区,静安区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推动区块链企业在区内集聚。“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产业的效率和透明度,还可以降低成本和风险,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会长王奕对第一财经记者等媒体表示。
稳定币“前景看好”,不过当谈论到支付的时候,更多人用的是美元收付。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金融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了稳定币的崛起。
稳定币作为一种区块链化的数字支付工具,在跨境支付和金融隐私等领域展现出与传统旅行支票相似的便利性,但其发展仍面临信用风险、监管挑战和技术脆弱性等多重考验。
区块链展区今年首次亮相上交会,180平米的展示空间内汇聚跨境贸易、口岸服务、航运物流、公共服务等四大领域超 20 个区块链应用场景。
近年来,一些艺术院校开设了舞蹈治疗相关的本科课程,不过这些本科毕业的艺术生能否胜任特殊疾病领域的舞蹈治疗,一些受访人士持审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