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10时,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广东大厦三楼国际会议厅举行。
会上,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表示,今年7月份,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实施“五外联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大会,把“五外联动”摆在对外开放工作的突出重要位置来抓。强调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推动内外贸内外资互促双强,不断塑造外贸外资发展新优势。值得关注的是,广东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强有力推进招商引资落地。据介绍,广东持续完善省领导联系跨国公司直通车机制,联系跨国企业达86家。各地市“一把手”身体力行抓招商,今年以来,地市书记、市长会见外商1500多家次,各地市举办招商活动2400多场。省市共举办22场外资企业圆桌会,251家外资企业参加,协调解决企业诉求427项。
据介绍,广东树牢全省招商“一盘棋”理念,完善招商政策,先后出台外资10条、稳外资12条、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办法、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条例、招商引资20条、新一轮外资激励政策等系列政策措施,突出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国民待遇,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各地市制定招商引资需求清单和政策清单,进一步强化广东引资“强磁场”。
2023年以来,广东围绕生物医药、新型储能、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比如生物医药产业,广东省专门出台《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全省累计举办生物医药产业招商活动760多场,签约项目833个、总投资3897亿元,吸引24家跨国公司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落户。
方案聚焦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在研发、临床试验和上市注册等环节的难点和堵点,对重点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实行“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加速转化”。
到2030年前,由于大量重磅药品专利即将到期,将出现价值高达2000亿美元的药品失去专利保护。跨国制药商正在寻求重建未来产品线,拯救所谓的“专利悬崖”。
成果标志着我国在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上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
共有17只子基金入选,其中集成电路2只、生物医药10只、人工智能5只。
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既保持着高速的研发和临床试验增量,也在由传统引进向自主创新输出的方向转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