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晚,CIS(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龙头韦尔股份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公司延续了第二季度的良好业绩,也反映出市场对公司产品的积极凡响。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68.17亿元,同比增长9.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8亿元,同比增长超3倍,达368.33%。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89.08亿元,同比增长25.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增长544.74%。
从净利润看,该季度的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0.08亿元)已处于历史高峰水平。往前追溯5年时间,其最高盈利水平出现在2021年,当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2.4亿元。之后,半导体行业进入下行周期,韦尔股份的净利润大减。
公司在综合毛利率提升明显,本季度综合毛利率为29.61%,同比增长8.33%。
对于业绩持续改善的原因,公司在财报中表示,消费市场进一步回暖,下游客户需求有所增长,公司在高端智能手机和汽车自动驾驶进行持续渗透。
在高端智能手机方面,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图像传感器OV50H已经逐渐替代海外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进入国内高端手机的主摄传感器方案。韦尔股份称其在高端手机的市场份额获得重大突破。
在汽车自动驾驶方面,此前韦尔股份回答投资者提问,公司的汽车CIS解决方案覆盖了多种汽车应用,包括ADAS、驾驶室内部监控、电子后视镜、仪表盘摄像头、后视和全景影像等,并且公司相关产品已获得更多车厂的设计方案导入。
可以看出,韦尔股份已获得国内主要手机及汽车品牌的认可,使其产品进入相应品牌的供应链。
除韦尔股份以外,另外两家同样提供传感器芯片的上市公司,思特威和格科微,近期也收获了喜人业绩。
思特威的2024年第三季度报显示,当季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17.51亿元,同比增长150.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3亿元,同比增长14181.63%。
对于本次业绩大涨,思特威在三季度业绩预告中表示,除在智慧安防领域获得收入显著增长外,公司在智能手机领域,应用于旗舰手机主摄、广角、长焦和前摄镜头的数颗高阶5000万像素产品出货量大幅上升。今年上半年,它的高阶5000万像素产品在智能手机业务中营收占比已超过50%。
思特威还在汽车电子方向发力。上半年,相关CIS产品已获得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商业量产订单,覆盖车型项目数量大幅增长。
虽然格科微目前尚未公布三季报,但是它近期发布公告称,其50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产品已量产出货,并成功进入海内外中高端手机品牌。另外,它近期启动了股票回购计划,显示出管理层对公司未来业绩的信心。
国内CIS三巨头的业绩集体遇喜,反映了下游终端市场正在回暖。IDC最新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6878万台,同比增长3.2%,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
除外部环境,中国企业在CIS领域的技术实力正不断增强,有利于满足国内终端客户的国产替代需求。有业内专家表示,三家公司的技术水平已和国际一线水平“相差不大”,尤其在智能手机传感器领域。
对于为何国内品牌开始选择国产传感器供应商,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Ivan Lam对记者表示,近年国内的CIS发展迅速,在产品性能和质量都达到一线水准。虽然在技术上和国际大厂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它们在服务配合度、技术支援、交付周期、成本等方面具备优势。同时,国内客户也希望通过多元供应保证供应链稳定。
机构预测47只半导体股高增长
外资作为专业投资者,调研科技板块的名单或能为普通投资者提供更多价值方向。
纯内需板块、高端制造国产替代、数字化信创等符合外部大国博弈加剧和内部新旧动能切换的背景,可能成为本轮牛市的领涨主线。此外,国防军工板块基本面反转迹象明确,业绩增长确定性强,叠加新质生产力和地缘博弈概念,有望在牛市环境下迎来戴维斯双击。
尽管投资和融资面临挑战,但优质项目仍受青睐。
卓胜微押注新产线后毛利率创新低,股价创2019年10月以来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