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区块链技术以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追溯等独特的优势,正逐渐渗透至各行各业。从能源管理到智慧医疗,从司法改革到数据通信,区块链的应用正重塑商业社会的运作模式,区块链正成为推动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在2024全球数商大会开幕式上,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强调了区块链技术的重要性,并表示支持上海等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区块链技术路线试验探索。
“区块链技术作为下一代分布式互联网的底层基础,其分布式可追溯的优点将支撑建成大规模数据安全可信、高效流通的高速公路。”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徐惠丽说。
上海作为国家级科创中心,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创新场景,也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绿色追溯,为能源行业创造价值
过去,电力交易主要依赖于燃煤发电。随着国际社会对绿色能源的倡导,人们开始关注电力交易是否真正属于绿色能源范畴。
能源领域引入区块链技术,可记录和验证一系列数据,确保整个流程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从而保证发出的电力,特别是在局域离网环境下,也是完全绿色的。“绿色甲醇的生产就是航海燃料绿色化的有力支撑和证明,这样我们在航行至欧洲、美国等地时,无须再支付所谓的碳排放边境调节税。”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综合能源中心主任李洋介绍了区块链在电力能源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
他表示,作为产业链的核心企业,期望能够引领产业链及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电气装备和电力能源行业的绿色化、数字化转型。“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旨在为客户提供包括碳监测、碳减排、碳金融、碳足迹以及碳治理在内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对于未来区块链的应用,李洋还有更多设想。能源行业还包括电力、燃料和天然气等,目前数据呈现孤岛或烟囱式结构。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分布式数据库,可以解决数据孤岛问题。“我们计划建立一个区块链目录链,类似于字典目录,用于定位企业数据。数据实际存储在各自企业的数据库中。通过目录链检索数据后,利用智能合约进行分层分级授权管理,确保数据需求得到适当授权和审查。这样,区块链技术结合授权机制,使得所需数据可被访问,从而实现数据共享、应用和价值增长。”
数据标准化,助力医疗突破
大数据时代的生命科学研究产生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推动了医疗卫生健康研究的突破性进展,解决了医疗健康难题。这些数据还能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共享,推动医疗器械、药物开发和健康保险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在医疗健康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数据的管理方式。
信医科技利用区块链技术为中药各环节创建唯一数字“指纹”。区块链技术确保中药从种植到使用的全流程可追溯,保障了中药品质和信誉。目前,40种中药饮片已实现溯源。信医科技与浦江数链在本次数商大会上宣布战略合作,发布了中药区块链溯源平台,展示了双方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实力。
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郜恒俊在数商大会期间和第一财经分享了生物样本库数字化建设的进展。他提到,中国在生物样本库的标准化和认可方面走在国际前列,但数据化建设仍有待提高。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生物样本数据的标准化、集成化和共享化,从而可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此外,临床医疗健康大数据对临床应用、决策智能化和政府政策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有助于制定精准政策,推动健康医疗事业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教授王伟业强调了数据产品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区块链技术能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高效管理医疗数据的流通和应用。“正如我们今天所见,所有事物都可以被数据化和数字化。实际上,这一切都依赖于工具的使用。最引人注目的是区块链技术,当然还包括人工智能,其基础在于预测能力和决策能力,这些技术是相互依存的。”
谈到未来,郜恒俊认为“数据产品将更加多样化,城市化,形成可行的数据空间,解决数据交易的安全性问题,并发挥共享应用的最大价值。AI和大数据将在医疗健康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生物样本库的建设和生物医药数据的发展。”
简化流程,降低司法成本
“区块链是一个防篡改的技术,所以它天生跟司法行业是天然契合。”从法科技董事长周喆这样谈区块链与司法的关系。
通过区块链技术,司法效率大大提升,上海法院利用区块链技术改变了庭审笔录的方式,从传统的归纳式笔录转变为不可篡改的录音录像,庭审时间从平均90分钟缩短到平均30分钟,显著提高了庭审效率。区块链技术作为信任科技,支持可信计算,简化了审判和执行流程,也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提供技术佐证。
以金融行业为例,在机构贷款时需要保留必要证据。区块链技术中的智能合约可用于创建证据指引,确保贷款过程中的所有关键证据在链上安全存储,不可篡改,并且有助于法官快速了解案件事实。
“把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无限地拉近。”这是周喆和他的企业正在努力的方向。
创新策源,重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技术创新的集中体现。它实现了场景供需的有效对接,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2023年11月“浦江数链” 区块链基础设施体系的上线,标志着上海在全方位构建区块链创新发展体系,推动技术、产业、应用和生态协同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今年数商大会区块链创新高峰论坛上发布的6个区块链典型场景,与商业活动息息相关,包括沪贸批次贷主动授信场景、大宗商品保税仓单融资场景、“一带一路”数字咖啡产业链场景、“一带一路”跨境电子签署平台场景、新三样安全运输数据服务场景、跨境电子提单流转服务平台场景。
“我们全力支持链主企业上链用链,持续拓展在供应链、交易流通、民生、绿色低碳等领域场景挖掘应用价值。我们汇聚资源,强化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的用链成本,让上链企业降本增效,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徐惠丽说。
“区块链技术本身是一项非常好的技术,它的应用推广是需要在各个垂直行业进行创新。我们目前在各行各业以及链主企业中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尤其关注数字政府、供应链金融以及农业溯源等领域,并已在这些重要方面开展了初步工作。”联通(上海)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正卿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说。
他提到,作为基础设施的运营商,在区块链产业的发展中将扮演基础设施的建设者、算力资源的提供者和建设者三个关键角色。在技术层面,运营商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以及运营和运维方面具有优势,这些优势可以为区块链提供系统化的支持。同时,运营商正经历数字化转型,区块链技术的创新亦可为其赋能。
徐惠丽表示,上海正在加快布局可信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将重点聚焦三个方面工作:一是以国家数据空间试点为牵引,推动五个类型的数据空间布局;二是探索夯实数据空间发展的基础;三是营造开放合作的数据空间发展生态。她还提到,上海将推动隐私计算、区块链、数据脱敏、数据沙箱等技术在应用中不断迭代升级,推动地区和跨境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富兰克林邓普顿愿成为上海的合作伙伴,并助力全球投资者来沪投资布局。
每个集聚区均拿出至少1个“引凤场景”,面向全球揭榜挂帅。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3926.71亿元,比上年增长5.0%。
进一步扩大开放,持续提升全球资源配置效率,特别是将高水平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与加快推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统筹考虑、一体推进。
从潮玩青年到银发旅人,从艺术展馆到夜经济地标,我们将用数据展现上海今年开年以来文商旅体跨界碰撞的热闹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