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迎来重要人事变动,两家头部券商总经理人选落定。
11月5日,第一财经记者从接近中信集团人士处获悉,邹迎光回归中信证券拟出任总经理,中信建投总经理则将由中信证券原投行老将金剑华出任。
自去年以来,证券行业的并购重组进程加速,其中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合并的消息一直讨论不断。随着此次两位总经理人选落定,合并传闻也在业内继续发酵。不过截至目前,对合并传闻相关方面并未作出回应。
从二级市场来看,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股价近期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截至11月5日收盘,中信证券报收30.47元/股,上涨4.85%,总市值4516亿元;中信建投报收27.18元/股,上涨3.74%,总市值2108亿元。
邹迎光回归中信证券
时隔一年,邹迎光从中信建投再回中信证券,出任总经理一职。
自今年5月中信证券原总经理杨明辉到龄退休后,该公司总经理位置一直空缺,期间由董事长张佑君代行总经理职责。
公开履历显示,此次出任总经理的邹迎光,出生于1970年,现年54岁,从医学领域跨界金融行业,有着丰富的固收业务经历,曾在中信建投证券与中信证券两家券商间来回调动过多次。
2023年10月,邹迎光从中信证券调往中信建投,次月担任执行董事、执行委员会委员;2024年8月,担任中信建投财务负责人。期间,据知情人士透露,邹迎光本将接任中信建投总经理一职。
就在上个月,2024年金融街论坛期间,邹迎光还曾以中信建投执行董事、执委会委员身份,在10月18日中信建投和大和证券联合承办的“中日经济金融合作”平行论坛上公开亮相,主持相关主题圆桌对话。
去年调回中信建投之前,邹迎光曾在中信证券工作长达六年。2017年9月,邹迎光从中信建投调往中信证券,成为执行委员会委员,曾任固定收益部行政负责人。
更早之前,邹迎光曾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外科医生,后跨界至金融行业,起初在海南华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北京证券营业部业务经理;后加入华夏证券,曾任海淀南路营业部机构客户部经理、债券业务部高级业务董事;华夏证券重组为中信建投后,曾任债券业务部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部行政负责人、公司执行委员会委员。
从邹迎光过往履历来看,他在固收业务领域经历丰富。他在中信证券工作期间,中信证券自营业务收入(投资净收益-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规模从2017年前三季度的65.78亿元增长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157.80亿元。
根据2024年三季报,中信证券自营业务收入216.64亿元,同比增长37.28%,自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52%,在经纪、投行业务收入持续下滑情况下,自营业务成为中信证券业绩的重要支撑。
金剑华履新中信建投
邹迎光调往中信证券的同时,中信建投也迎来了新任总经理,由中信证券原投行老将金剑华担任。
2023年6月,中信建投原总经理李格平辞职后,一直由董事长王常青代行总经理职务。此次出任总经理的金剑华与邹迎光同龄,曾在中信证券任职长达25年。
金剑华1993年7月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工业外贸专业学士学位,1996年7月获得西安交通大学技术经济专业硕士学位。
1997年金剑华便加入中信证券,拥有超过20年的投行工作经历。历任中信证券投资银行部项目经理、高级经理,投资银行部(北京)副总经理,投资银行委员会执行总经理、董事总经理;曾任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委员会委员、金融行业组行政负责人、装备制造行业组行政负责人、并购业务线行政负责人。
根据中信证券公告,2018年1月,该公司从投行部门提拔了4人成为公司高级管理层成员,金剑华就是其中一员,由此进入中信证券执委会。直至2022年6月,金剑华因工作安排,不再担任中信证券高级管理层成员职务。
公开信息显示,金剑华之后从中信证券调往了中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信投资”),曾担任该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并在还曾担任该公司子公司中信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和法定代表人。
合并传闻发酵,现实可能性如何
在总经理人选正式落定前,业内人士已对两家龙头券商此次的人事变动讨论颇多,“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的合并传闻在业内持续发酵。
自去年以来,证券行业的并购重组进程加速。今年3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 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明确了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路线图,提出5年形成10家优质头部机构目标。
今年9月,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率先拉开头部券商并购序幕。彼时,“中金+银河” 、“中信+中信建投”的合并猜想便已引发市场猜测。
“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合并后,体量将超越中信证券,这或将推动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证券的合并。”一位券商业内人士此前对第一财经表示。不过也有券商人士表示,考虑到两者的股东结构等,合并也并非易事。
根据2024年三季报披露的数据,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两家公司总资产、净资产合计分别为1.63万亿元、3008.2亿元,而中信证券的总资产和净资产为分别为1.73万亿元、2238亿元。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合并后,总资产规模仅次于中信证券,净资产则超过中信证券,位列行业第一。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分别实现营收290亿元、129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95亿元、亏损6.59亿元,两者合计营收和净利润,均暂未超过中信证券的规模。
中信证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61亿元,归母净利润168亿元;中信建投实现营收143亿元,归母净利润43亿元。
有券商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分析称,从中信建投目前股权结构来看,合并牵涉多方博弈,并非易事。
根据最新三季报数据,中信建投第一大股东是北京国资旗下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5.81%;第二大股东是中央汇金,持股30.76%;中信证券持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约9.47%。
截至目前,中央汇金参控股券商共有4家,分别是中信建投、中金公司、中国银河以及申万宏源;北京国资参控股的则有5家券商,分别是中信建投、首创证券、第一创业、金融街证券(原名“恒泰证券”)以及和正在收购中的瑞信证券。
“从中信证券过往扩张壮大的经验来看,不排除再次进行整合的可能。但目前不仅要考虑股东背景,从市场层面看,短期内未必能承载频繁的大型券商合并。”一家头部券商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大型券商的合并较为复杂,在当前券商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是否能通过合并实现“1+1>2”的协同效应,也是当前券商合并需要重点考虑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