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量子计算的商业化又获得新进展。
今年上半年,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向国盾量子(688027.SH)交付了一款504比特超导量子计算芯片“骁鸿”,用于验证其自主研制的千比特测控系统,此款芯片刷新了国内超导量子比特数量的纪录。
基于“骁鸿”芯片,中电信量子集团在国家实验室的指导下,联合其控股的国盾量子,研发出国内单台比特数最多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504。中电信量子集团董事长吕品在日前举办的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上介绍称,这标志着中国电信(601728.SH)已经具备了领先的量子计算机制造和交付能力。
2023年11月,中国电信发布“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这是全球首个具备量子优越性能力的超量融合云平台,通过“天翼云”超算算力和176个超导量子比特算力的融合,为各类用户提供便捷简单的量子计算服务。自发布以来,已有来自海内外50多个国家、超1200万访问量,实验任务数超过60万个。
随着504比特真机接入"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并对外服务,天衍云平台实现了算力规模和算力类型双重升级。由一台24比特、两台176比特和一台504比特组成的国内最大规模的量子计算集群,并提供了5类运算性能世界一流的高性能仿真机和Cqlib量子编程框架,这是中国量子计算能力的又一次飞跃。
吕品认为,这一系列新成果标志着量子计算由验证“量子计算优越性”进入“专用量子计算模拟机”时代。
据介绍,中电信量子集团已经推出的量子计算产品和服务包括:自主可控的天衍系列量子计算整机交付和运营,服务于四算融合新型算力中心;基于“天衍”云平台多类型量子算力供给,服务于高校和研发机构;在教育、气象、电力、AI等领域开发量子计算应用方案等。
此前,中国电信正式发布中国电信量子科技和产业发展2030行动方案,包括一个目标、5 大工程和 10 个重点任务。其中一个目标是指系统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突破一批量子关键核心技术,建设全球领先的量子基础设施,打造引领性量子场景应用,到“十五五”末,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五大工程则围绕量子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生态合作展开。实施十项任务,其中特别提出,要加快推动量子计算商用化进程。
“面向未来,我们将沿着中国电信‘量子科技和产业发展2030行动方案’的路径指引,加快推动量子计算实用化和商用化进程,为这一颠覆性技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贡献电信力量。”吕品表示。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公司CEO邀请所有嘉宾解释他为什么错了。”黄仁勋还表示惊讶于自己当时的言论能对市场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并表示他并不知道某些量子计算公司是上市公司。
黄仁勋曾称,虽然他对量子计算的发展保持乐观,但量子技术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几十年的时间。
受量子计算首次突破实用化进展的消息,美国量子企业D-Wave股价(QBTS)暴涨超70%。
分析师下调美债收益率预测,通胀担忧退居次席。
“祖冲之三号”在处理量子随机线路采样问题的速度比目前国际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千万亿倍,再次打破超导体系量子计算优越性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