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量子计算的商业化又获得新进展。
今年上半年,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向国盾量子(688027.SH)交付了一款504比特超导量子计算芯片“骁鸿”,用于验证其自主研制的千比特测控系统,此款芯片刷新了国内超导量子比特数量的纪录。
基于“骁鸿”芯片,中电信量子集团在国家实验室的指导下,联合其控股的国盾量子,研发出国内单台比特数最多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504。中电信量子集团董事长吕品在日前举办的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上介绍称,这标志着中国电信(601728.SH)已经具备了领先的量子计算机制造和交付能力。
2023年11月,中国电信发布“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这是全球首个具备量子优越性能力的超量融合云平台,通过“天翼云”超算算力和176个超导量子比特算力的融合,为各类用户提供便捷简单的量子计算服务。自发布以来,已有来自海内外50多个国家、超1200万访问量,实验任务数超过60万个。
随着504比特真机接入"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并对外服务,天衍云平台实现了算力规模和算力类型双重升级。由一台24比特、两台176比特和一台504比特组成的国内最大规模的量子计算集群,并提供了5类运算性能世界一流的高性能仿真机和Cqlib量子编程框架,这是中国量子计算能力的又一次飞跃。
吕品认为,这一系列新成果标志着量子计算由验证“量子计算优越性”进入“专用量子计算模拟机”时代。
据介绍,中电信量子集团已经推出的量子计算产品和服务包括:自主可控的天衍系列量子计算整机交付和运营,服务于四算融合新型算力中心;基于“天衍”云平台多类型量子算力供给,服务于高校和研发机构;在教育、气象、电力、AI等领域开发量子计算应用方案等。
此前,中国电信正式发布中国电信量子科技和产业发展2030行动方案,包括一个目标、5 大工程和 10 个重点任务。其中一个目标是指系统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突破一批量子关键核心技术,建设全球领先的量子基础设施,打造引领性量子场景应用,到“十五五”末,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五大工程则围绕量子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生态合作展开。实施十项任务,其中特别提出,要加快推动量子计算商用化进程。
“面向未来,我们将沿着中国电信‘量子科技和产业发展2030行动方案’的路径指引,加快推动量子计算实用化和商用化进程,为这一颠覆性技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贡献电信力量。”吕品表示。
上海市政府报告指出,实施三大先导产业新一轮“上海方案”,并围绕细胞基因治疗、脑机接口、6G、量子计算、聚变能源等战略前沿领域布局。
亚马逊拟在美国佐治亚州投资110亿美元,扩大其云和AI基础设施。
黄仁勋表示,将“非常有用的量子计算机”推向市场可能需要15到30年的时间。
Rigetti股价三个月飙升近2443%,量子计算如火如荼。
科技巨头争相部署,核电股今年有望突围;量子计算已成为与AI并驾齐驱的投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