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明明,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11月,我国出口保持一定增速,对新兴市场出口保持高增、机电产品出口表现亮眼。短期来看,CCFI指数和SCFI指数均呈现回升态势,“抢出口”逻辑有望支撑我国出口短期表现。长期来看,若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落地,我国出口表现或因此受到拖累。但基于对美国、欧盟、越南、墨西哥等经济体的进口份额结构分析,可以看到当前我国贸易多元化格局较上一轮中美贸易摩擦期间有所改善,新兴市场与我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发紧密,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落地或更多影响中美的双边贸易,国内企业出海、转口贸易等或仍是一定程度对冲美国对华关税影响的有效方式。
▍短期“抢出口”有望延续。
2024年11月,我国出口保持一定增速,对新兴市场出口保持高增、机电产品出口表现亮眼。随着特朗普胜选,2025年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市场预期有所增强,外贸企业再度迎来一轮“抢出口”。从运价指数来看,11月以来CCFI指数和SCFI指数,12月第一周两个运价指数延续环比增长态势。分航线看,东南亚航线运价指数呈现明显高增,11月均值较10月均值环比涨幅超过20%,且12月第一周读数进一步上行。其余航线中,地中海航线、美东航线、欧洲航线、日本航线等部分航线的运价指数的12月第一周读数较11月均值进一步上行。综上来看,近期主要航线运价指数的回升或表明短期内“抢出口”料将延续。
▍份额视角看我国出口的支撑和压力:
1)中国大陆出口份额视角——新兴市场占中国大陆出口份额持续攀升,我国贸易多元化格局较上一轮中美贸易摩擦期间有所改善。
2)发达经济体进口份额视角——中国在美国进口结构中的份额持续回落,同期美国部分对华进口商品需求转移至东盟、欧盟和墨西哥等其他贸易伙伴。但中国在欧盟进口结构的地位则相对稳定,2022年以来中国在欧盟进口的份额基本维持在21%左右水平小幅波动。
3)新兴市场进口份额视角——越南对华的进口依赖度进一步提升,中国占越南进口的份额出现了三次显著跃升,分别是2019年(增长1.4个百分点)、2020-2021年(增长4.1个百分点)、2024年前9个月(增长4个百分点),对应的时代背景包括中美贸易摩擦、全球供应链受疫情持续扰动、以及美国对华存在进一步加征关税的风险。自2018-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中国占墨西哥进口份额则呈现稳中有升。
▍总结:
11月,我国出口保持一定增速,对新兴市场出口保持高增、机电产品出口表现亮眼。短期来看,CCFI指数和SCFI指数均呈现回升态势,“抢出口”逻辑有望支撑我国出口短期表现。长期来看,若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落地,我国出口表现或因此受到拖累。但基于对美国、欧盟、越南、墨西哥等经济体的进口份额结构分析,可以看到当前我国贸易多元化格局较上一轮中美贸易摩擦期间有所改善,新兴市场与我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发紧密,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落地或更多影响中美的双边贸易,国内企业出海、转口贸易等或仍是一定程度对冲美国对华关税影响的有效方式
▍风险因素:
地缘政治风险或扰动我国外贸环境;特朗普关税政策超预期变化;外需修复程度存在不确定性。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美国农产品运输联盟负责人更是直言,美国农产品行业的全面危机已经到来。
多个进出口增速靠前的外贸大市,也是对单一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依赖度较低的城市
伴宠机器人、可用再生能源的锂电割草机……中国产品吸引外商的不仅是价格,更多是创新性、可定制。
更具体地分析中国各省份的对外贸易格局与特征,是应对关税战冲击的基础。
多地明确支持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加码跨境电商、海外仓布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