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可能让利润率、现金流健康度失控?
姑且不考虑胖东来自己卖向全国的意愿,但让我们设想一个问题:如果要让全国人民都能在网上买到胖东来的商品,除了依靠“代购”这一社会化力量之外,胖东来自己需要做哪些动作?
如果走远场电商模式,在淘宝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开店,需要在全国铺设几个大仓;
如果走的是近场电商模式,则需要像叮咚买菜或小象生鲜那样建立前置仓,或是像盒马那样的仓店一体模式——它们都通过足够密集的仓储点位、与消费者挨得足够近的位置,提供30分钟内送达服务。
不论哪种形式,胖东来都需要投入远比目前更高的成本。
从商业模式看,当前胖东来挣的主要是几类收入:
第一,作为一家渠道商,赚的是来自不同品牌的商品差价。据了解,胖东来超市不像传统大卖场那样收取进场费、堆头费等费用;
第二,售卖自营商品的差价;
第三,凭借低毛利产品引流,作为线下房东收取租金。根据许昌本地媒体统计,11家胖东来超市中,7家同时经营餐饮业态,2家属于购物综合体,可以通过出租商铺获取额外收入。
如果胖东来希望做成电商,势必需要考虑仓储、履约和人工成本:一件商品从仓库中发往全国需要经历分拣、打包、发货、配送等过程。而胖东来此前曾公布过,2023年营收107亿,净利润1.4亿,净利润率为1%左右——这个水平并不算低,与永辉超市在良性发展阶段相当,被视作零售界标杆的Costco,净利润率也仅有2%-3%。不过问题在于,我们无从知晓胖东来的净利润,主要是来自商品差价还是租金。如果商品差价带来的实际利润不高,再算上额外的人工、履约成本,那么线上胖东来很可能就是一盘亏损的生意。
从胖东来自营商品短保、偏即时生活场景等特点看,更适合走即时零售路线。未来胖东来会在全国布局前置仓吗?恐怕并不会。
前置仓运营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投入。以前置仓典型玩家叮咚买菜为例,它在全国扩张的2020~2021年,履约费用率一直在30%以上。即每拿到100亿的营收,要拿出至少30亿来运营前置仓,包含人工成本、仓库租赁成本、运输和物流成本。高企的运营成本,使得叮咚买菜在2020和2021年分别净亏损31.8亿元和64.3亿元。
从此前于东来的直播中可以发现,他对现金流的健康程度相当重视,“到明年年底手上到30亿元左右就会开始动工,不准备向银行贷款,是一个很轻松的投资状态。”
面对粉丝们的热情期待,胖东来有自己的节奏。在直播中于东来透露,胖东来计划投资40亿在许昌建设一个新店“自由之城”。选址在高铁和高速路的交叉口,就是为了方便外地游客到许昌体验胖东来——这意味着,短期内,胖东来的零售重心依旧会在线下。
未来说如果胖东来真的打算走向全国,除了线上商城外,胖东来其实还有更好的全国铺货渠道——被“帮扶”的超市们。今年以来,胖东来对永辉等超市进行调改之后,其自营商品也顺势进入了这些渠道。
譬如在杭州永辉超市,有专门的胖东来产品区,摆放着胖东来自营的燕麦脆、啤酒、白酒、果汁、香油等产品。这些产品均为委托生产,从厂商直接发货,有机会做到许昌线下超市同样的成本。在这些超市,消费者不用付出昂贵的运费,也能体验到胖东来的自营产品。
第一财经每日精选最热门大公司动态,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
胖东来之所以在本地市场受到信任和支持,是因为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任和对品质的放心。
第一财经每日精选最热门大公司动态,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
第一财经每日精选最热门大公司动态,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
第一财经每日精选最热门大公司动态,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