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创新驱动力,正以燎原之势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与创新生态。”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日前在第七届CCF(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区块链技术大会暨首届全球区块链产业峰会上表示,“区块链凭借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特性,构建起信任基石,在金融和数据要素等领域具有无穷潜力,能有效推动数据交互与价值流通,促进数据价值释放。”
“我们过去非常擅长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现在正在进行的是数据价值化和数字化的治理,这两条恰巧与Web3.0和区块链密切相关。”北京大学教授陈钟在上述会议上表示,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需要把区块链、Web3.0、元宇宙、AIGC融合起来,有效解决Web2.0存在的隐私保护缺失、算法作恶问题,向可信、价值、智能、全息互联网的更高级形态发展,为产业数字化带来无限想象力。
在产业端,区块链结合隐私计算技术形成数据可信流通网络,服务于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发展。以汽车行业为例,通过构建数据可信的共享网络,可实现各类汽车主体数据的可信存证、确权和隐私计算,并与应用场景进行连接,进而服务于自动驾驶算法能力的提升、事故纠责、汽车金融、绿色双碳等一系列领域。
随着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普及,区块链产业链上下游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IDC预测,中国区块链市场规模有望在2024年突破25亿美元,五年(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54.6%。
不过,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和发展。”CCF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朱建明表示,一是要加强技术研发,不断提升区块链技术的性能和安全性;二是要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场景,推动区块链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三是要加强监管合作,共同构建有利于区块链技术健康发展的监管环境。
上海数据交易所首次提出RDA新范式,强调锚定实数融合的实体资产,更强调数据对其他实体资产的真实性校验和价值提升等作用。
专家指出,进一步深化自主创新,必须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双向奔赴。
上海正致力于打造一个既能深耕本土、讲述动人上海故事与中国故事,又能辐射全球、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双赢的繁荣内容生态。
北京携手来自欧洲、北美、亚太、中东及拉美等地区的40余个伙伴城市,共同发起成立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
国内成品油开启新一轮调价窗口;7月5日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开园;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7月2日至7月5日在北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