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消息,从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截至目前,深圳累计建成超充站1002座。继今年4月底超级充电站数量首次超过传统加油站数量后,深圳的超充站建设再取得新突破。
目前,一辆家用车使用慢充桩充满电通常需要7至8个小时,使用快充桩则需要1至2个小时,而使用超充桩可以在10分钟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充电至80%或以上。
超充站的建设不仅是对城市基础设施的一次升级,更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一次深远布局。早在2023年6月29日,深圳推出首个全液冷超充示范站并宣布启动“超充之城”建设。今年年初,2024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新建充电桩5万个、综合能源补给站10座,力争超充站达1000座。
如今,千座超充站的目标如期达成。据深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围绕完善规划政策体系,印发一批全国首创的地方标准,建成一批适应多元化场景的超充项目,加强充换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在提升数字能源服务的智慧化、智能化水平等方面持续发力。
作为全球“最电动”的城市之一,深圳拥有全球销量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并已形成良好的产业链生态,拥有超2万家新能源和数字能源企业。目前,深圳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达到75.9%,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19万台,存量占比达27.4%,位于全国领先水平。
线路建成后,城际动车将直达前海和宝安中心,连通广州、东莞、深圳。
目前深圳虚拟电厂管理平台最大调节能力迈向百万千瓦,容量相当于28万户居民用电负荷。
届时还将举办企业路演、国家级赛事及互动活动,打造“低空盛事”。
截至目前,深圳共有创新型中小企业2.1万家,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5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总量1025家。
新政策围绕研发创新、人工智能应用、临床试验、注册审批、生产制造、推广应用、企业出海、人才与金融赋能、投资促进等9大方面,共推出32条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