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
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末,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9.60万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9.5%。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50万个,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5.6%;
高端装备制造业1.45万个,占15.1%;
新材料产业2.04万个,占21.3%;
生物产业1.49万个,占15.5%;
新能源汽车产业0.32万个,占3.3%;
新能源产业1.17万个,占12.2%;
绿色环保产业1.63万个,占17.0%;
航空航天产业0.12万个,占1.3%;
海洋装备产业0.02万个,占0.2%。
2023年末,全国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291.6万个,从业人员3615.9万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84485.0亿元。
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数字产品制造业26.2万个,占9.0%;数字产品服务业27.4万个,占9.4%;数字技术应用业143.0万个,占49.0%;数字要素驱动业95.0万个,占32.6%。
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数字产品制造业1337.2万人,占37.0%;数字产品服务业151.9万人,占4.2%;数字技术应用业1460.9万人,占40.4%;数字要素驱动业665.9万人,占18.4%。
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中,数字产品制造业204794.5亿元,占42.3%;数字产品服务业41836.8亿元,占8.6%;数字技术应用业140422.4亿元,占29.0%;数字要素驱动业97431.3亿元,占20.1%。
消费能力信心有待提升,内生动能仍需增强。
8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景气持续回升还需扩内需政策进一步加码。
累计部署了“揭榜挂帅”攻关任务100多项,指导地方因地制宜建设了63家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企业盈利水平继续好转。
下阶段,要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