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最新发布,截至2024年12月底,广东登记在册经营主体突破1900万户,数量稳居全国第一。在新公司法实施注册资本登记的新要求,以及开展经营主体虚数清理“挤水分”的背景下,企业家依旧选择在广东这片热土投资兴业,经营主体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经营主体、民营经济主体、外商投资企业等各类指标也持续稳居全国第一。
据省市场监管局介绍,经营主体规模结构量质齐升。截至2024年底,全省登记在册经营主体1904.88万户,占全国1/10,较上年末净增98.19万户,同比增长5.43%。其中,企业835.71万户,同比增长7.04%;个体工商户1063.38万户,同比增长4.26%,企业保持较快增速。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比值由2023年的0.76∶1提高至0.78∶1,全省每千人拥有企业数达66户,较2023年增加4户,“个转企”超1.74万户,进一步推动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
新质生产力成为企业发展亮点。2024年1至12月,全省新设企业126.75万户,同比增长5.26%,连续6年新设企业数超百万户。全省新设“四新经济”企业52.22万户,占新设企业总量的41.20%。其中,新型能源活动企业增长25.41%,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增长17.27%,新型生活性服务活动企业增长10.58%,有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民营经济主体凸显引擎作用。截至2024年底,全省登记在册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达1837.87万户,同比增长5.34%,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48%。其中,民营企业774.49万户、个体工商户1063.38万户,同比分别增长6.86%和4.26%。民营经济主体三次产业比例分别为1.42∶11.65∶86.94,第三产业占比超八成,服务业集中了大量的民营经济主体。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4月27日下午对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三次审议稿进行了分组审议。
一季度,上海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3%,增速高于全市1.8个百分点
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敢作敢为、善作善成,进一步促进新时代新征程上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重庆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