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下午,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财政高质量发展成效,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扩大内需既关系经济平衡与稳定,也关系经济安全,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举。我国有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消费和投资的消费潜力也都很大,能够转化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动能。内需包括投资和消费这两个方面。2025年,财政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大力度来支持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廖岷介绍,在消费方面,财政部将坚持多措并举,加力支持提振消费。
第一,消费是就业和收入的函数,促进消费可以推动宏观经济回稳向好。多渠道增加居民就业和收入,来增强实际消费能力,这就是逆周期宏观调控最主要的目的。
第二,支持进一步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覆盖范围,优化补贴的申报流程、健全回收利用的体系,引导撬动更多老百姓需要的大宗消费,让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实惠。
第三,中国的消费潜力是多元化的。财政部将用好财税政策,积极支持养老服务业、文化旅游等一些新的产业发展,支持改善相关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根据大家消费习惯的变化、经济结构的调整,支持培育更多更新的消费产业和消费场景。
第四,深入开展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推进实施新一轮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提升行动,扩大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范围,降低物流成本,让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实惠。
廖岷指出,在以上这些直接出台政策支持消费的同时,财政部坚持支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这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培育新的产业和消费场景,进而带动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从根本上促进总消费,释放内需潜力。
具体而言,就是要统筹用好各类政府投资资金,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投资效益。除了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使用以外,还会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合理安排投向和重点。在执行中,将按照程序合理安排债券发行,加快资金预算下达,及时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更多银行信贷和社会投资,推动经济大盘回稳。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通过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使用,适时降准降息,扩大内需,培育新质生产力,维护多边主义等措施,应对当前经济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5年的首要任务。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强调了促增长、扩内需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