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投研信息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为科技热点的量子计算,有哪些看点?丨机构视角

第一财经 2025-01-20 17:30:53 听新闻

作者:王莹    责编:周毅

量子计算领域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谷歌发布量子芯片Willow、微软宣布“量子就绪”之年、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制“九章三号”和“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以及全球量子计算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预示着量子计算的商业化应用前景广阔。

2024年以来,量子计算领域突破性产品层出不穷,量子算力等新概念逐渐为业界熟知,量子计算的商业化路径及其大规模应用前景逐步清晰。

2024年12月上旬,谷歌发布量子芯片Willow。据介绍,该芯片在多项指标上都拥有一流性能,实现量子纠错的重要一步,有望带动量子计算进入实用化阶段。美国当地时间2025年1月15日,微软宣布2025年是“量子就绪”(Quantum-Ready)之年,随后Quantum Computing(QUBT.O)、D-Wave Quantum(QBTS.N)等量子计算概念股大涨超20%。同时,英伟达也表示要大力推动量子计算发展,并将在2025年GTC上举办首个“量子日”(Quantum Day)活动。

在国内,量子计算也在蓬勃发展。2023年10月,“九章三号”光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成功,这将加速量子通信网络建设。由中国科学家研制的 105 个量子比特的“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于2024年12月17日在 arXiv 线上发表,超过谷歌于2024年10月发表于《自然》期刊的最新进展——72比特“悬铃木”处理器6个数量级,实现了目前超导量子计算的最强优越性。

浙商证券此前发布研报称,我国在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领域进展领先,量子计算一旦实现应用,许多传统加密算法将被快速破解,而量子通信作为迄今唯一被严格证明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有望得到大规模应用。主要观点如下:

量子计算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有望开启万亿级新蓝海

相较传统计算,量子计算具有超强并行计算能力,或将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目前量子计算的研发及商业化仍处于早期阶段,但随着技术的持续突破,量子计算有望广泛普及到包括金融、能源材料、运输物流、制药医疗、先进工业、保险、电信传媒等各领域。

据ICV及光子盒数据,2023年全球量子计算行业规模约47亿美元,预计2035年有望超过8000亿美元,2023-2035年CAGR达54%。根据赛迪顾问的最新预测,2025年,中国量子计算产业规模将持续上升,预计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市场规模将达到115.6亿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量子计算有望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成为科技领域的下一个热点。

多项政策支持量子计算发展,金融领域有望率先落地加速行业应用协同

量子计算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技术之一,在此背景下,近年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大力支持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技术的发展。

2024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探索运用边缘计算和量子技术突破现有算力瓶颈,为金融数字化转型提供精准高效的算力支持,一方面有望推动量子计算在金融领域率先应用落地,另一方面也为量子计算在其他高度受益行业(如化工、能源等)的应用提供范本,从政策层面奠定了量子计算加速发展的基础。

超导引领量子计算技术路线,关注量子芯片、稀释制冷机等环节机遇

从技术路线来看,量子计算呈现多种硬件技术路线并行发展的态势,根据从专利申请总量和授权总量可看出,超导路线表现最为突出,被业界寄予厚望。而超导量子计算目前最受青睐。从产业链角度看,量子计算产业链由上游环境测控、中游原型机和软件,以及下游平台和应用等环节组成。

考虑到量子计算整体实用化落地尚未突破,硬件性能提升是基础,而量子芯片为行业集中攻克的环节,同时稀释制冷机是主流超导量子计算维持低温环境的关键,或为产业链相关环节带来机遇。

结论

从产业链角度看,可重点关注量子芯片、稀释制冷机等产业链环节的机遇。

同时,浙商证券也给出风险提示称,“技术进展不及预期、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政府财政不及预期等。”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