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2024年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增速高于2023年同期3.6个百分点。
2024年消费品工业运行有哪些亮点?在提高优质消费品供给能力、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2025年工信部将有哪些举措?
1月2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在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家电领域消费增长尤为突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实施消费品“三品”战略,不断夯实扩大内需战略的供给基础,进一步丰富百姓的消费体验感和获得感。全力以赴扩内需,千方百计优供给,多措并举促升级。
消费品工业涵盖人民衣食住行、教育康养、文旅医疗等方方面面,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目前90%以上的县域城市将消费品工业作为支柱性产业。
2024年以来,工信部深入实施消费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协同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实,消费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优质消费品供给能力持续提升,为工业经济稳增长、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出了积极贡献。
陶青介绍,在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家电领域消费增长尤为突出。例如,2024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3%。2024年“十一”期间,国内市场彩电销售额同比增长28.1%,75英寸、85英寸电视和Mini LED电视等产品进入了更多中国家庭。超百种消费品产量居世界前列,轻工、纺织出口额均占全球30%以上,小家电、化纤、大宗原料药年产量分别占全球80%、70%和40%,人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越来越多优质优价消费品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欢迎。
陶青表示,下一步,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制定增强轻工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助力扩大内需行动方案,组织实施纺织服装卓越品牌“赋新”计划,培育一批千亿级轻工纺织产业集群,支持地方创建一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比如大家熟悉的山西老陈醋,持续打造消费新的增长点。
在优供给方面,工信部将以历史经典、时代优品、潮流新锐三个大类为重心,加快中国消费名品方阵建设,用三年左右的时间着力培育千件优质品牌,打造一批国际一流消费品企业。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产品下沉到乡镇和农村,让更多优质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
在促升级方面,工信部将制定纺织、轻工、食品、医药等重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在消费品工业领域的融合应用,遴选推广一批“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
今年1月和4月已分别下达两批共计1620亿元中央资金,后续还将有1380亿元中央资金在三、四季度分批有序下达。
通过采访多地相关负责部门和相关负责人,记者了解到,所谓取消“国补”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要加快提升软硬件产品供给能力。强化工业软件、智能传感器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今年以来,以旧换新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带动家电数码、汽车消费市场持续火热。
《方案》称,推广“房票安置”“共有产权”购房、住房“以旧换新”等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推出“购房补贴”“购房消费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