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夏,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业绩预告落地后,政策与产业趋势催化下的行业选择
市场表现复盘:近一个月以来市场在多空因素交织下呈现出先扬后抑的走势,上证指数下跌4.15%。12月下旬市场情绪一度回暖,主要得益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积极信号,投资者信心有所增强。国际环境相对平稳,美国经济数据好于预期,欧洲央行维持利率不变,全球股市普遍上涨。1月中上旬市场开始出现调整迹象。一方面,随着春节假期临近,市场流动性预期趋紧,部分投资者选择提前兑现利润,市场成交量有所下降;同时美元指数创2023年10月以来新高,导致外资流出。另一方面,国内外政策面进入观察期,业绩预告披露临近,市场对于后续政策的预期趋于谨慎。1月中下旬AI+、机器人等主题投资活跃,部分资金开始提前布局春节行情,主要指数小幅波动上行。行业层面,科技板块相对领先,消费和部分红利板块跌幅较大。
12月经济数据指引:12月经济数据普遍有所改善,此前一揽子政策效果逐渐显现。结构上:1)四季度GDP同比增幅扩大,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增速改善明显;2)单12月份供给端增速仍然高于需求端,部分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同比涨超20%,PPI同比降幅收窄;3)社零增速持续改善,家电、家具、通讯器材以及粮油、烟酒等必需消费是主要增长项;4)出口仍然保持较高增速,纺织纱线、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机电产品、通用机械、家用电器、汽车、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较高增速。后续考虑到投资端增速放缓、工业产能利用率提升,短期外需“抢出口效应”,以及内需政策的持续助力,供需剪刀差可能逐渐收敛。
展望2月份,年报业绩预告告一段落,市场的关注点逐渐聚焦到对两会政策的预期,以及产业趋势的进展。行业配置方面,我们重点推荐关注:
1)年报业绩预告显示业绩有支撑的领域:预计年报业绩增速和行业景气较高或者有所改善的领域主要分布在以下方向:1)“两新”和部分必选消费服务领域:家电、家居、纺织服饰、养殖业等;2)信息技术:电子(半导体、光学光电子)、消费电子、计算机设备、通信等;3)高新技术制造业:汽车、船舶、机械(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4)其他:证券、保险、贵金属、化学制品、农化制品等。
2)两会政策预期加码方向:节后进入两会政策预热期,参考目前地方两会的内容来看:1)总量上,GDP目标增速普遍高于2024年,政策力度预计继续增强;2)结构上,一方面社零和物价指数均有明显提升,扩大内需等消费政策预计持续加码;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增幅进一步扩大,关注节后开工等情况,有望带动机械等细分领域表现。
3)新产业趋势催化的领域:春季后随着流动性的边际改善,市场风险偏好有望逐渐提升,主题投资关注度预计提升。参考目前主要产业趋势的进展,短期推荐关注AI+应用、汽车智能化、消费电子、自主可控、AI算力硬件等领域。
前期表现、交易集中度和月度效应。过去两个月整体跑输万得全A指数主要集中在:1)顺周期领域的煤炭、水泥、能源金属、基础建设、房地产等;2)部分消费医药领域,酒店餐饮、美容护理、养殖业、医疗器械、化学制药等。成长领域如通信设备、通信服务、消费电子、半导体和家用电器、饮料乳品、调味品、商贸零售等板块跑赢万得全A;近期市场成交活跃,从换手率历史分位数和成交额占比来看,通用设备、商贸零售、家用电器、消费电子、通信设备、自动化设备等相对拥挤,而石油石化、饮料乳品、酒店餐饮、化学制药、环保等领域交易占比相对较低;每年2月,相对较高概率出现超额收益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部分成长行业,如通信、计算机、电子等以及机械设备、汽车、有色等。
结合中观景气、盈利能力、筹码分布、估值、交易、周期阶段和赛道价值等多个维度,本期推荐关注汽车(汽车零部件)、机械(自动化设备、工程机械)、电子(消费电子、半导体)、通信、社会服务、非银。
【本期细分领域推荐】
【汽车(汽车零部件)】国内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逐步落地实施,多地发布置换补贴,车企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年报预披露向好。12月汽车、乘用车三个月滚动同比增幅扩大;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幅收窄,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逐步落地实施,多地发布置换补贴,新能源汽车产品向乡镇农村下沉,内销有望保持较高景气。2024年电动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短期仍有支撑。政策提振下四季度汽车销量边际改善,多数企业年报业绩预告实现较高速增长,行业整体或超预期。海外布局加速,比亚迪计划在墨西哥建厂;汽车智能化不断推进,事件催化频发。
【机械(自动化设备、工程机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可期,工程机械销售普遍改善,年报业绩有望边际改善。12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幅扩大,反映自动化设备持续较高景气,主要企业工程机械销售当月同比普遍改善,反映内需边际复苏。地产有望止跌企稳,“两重两新”政策或加力扩容,内销有望持续回暖,俄罗斯、北美等需求扩张,海外工程机械销售有望加速放量。人形机器人加速落地,商业化可期。此外,内销逐步修复叠加出口年末放量,24年行业业绩有望边际改善。
【电子(消费电子、半导体)】AI服务器、算力等需求持续高景气,3C补贴陆续落地提振终端消费,半导体国产化进程加速。11月全球半导体单月销售额同比增幅收窄,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陆续落地,拉动线上手机、平板等销量环比高速增长。出海进程持续推进,小米正式进军韩国市场,华为积极布局全球化战略;AI端侧创新持续落地,AI眼镜或迎来爆发;美国发布AI芯片出口限制,将多家中国实体加列实体清单,半导体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此外,四季度新品驱动、促销活动提振以及算力需求持续景气,消费电子、半导体年报业绩有望持续稳健增长。
【通信】AI与云计算驱动算力需求增长,5G向5G-A升级有序推进,卫星互联网产业化或迎提速,年报业绩有望边际改善。中观景气边际改善。AI大模型快速迭代,海内外加速建设数据中心,算力需求持续高景气,光模块、液冷等持续受益。我国完成全球首例基于卫星通信链路的超远程手术,欧盟启动卫星互联网计划,卫星互联网产业化或迎提速。工信部表示2025年将试点部署万兆光网,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A升级,通信设备制造商与光通信有望持续受益。
【社会服务】文旅消费相关政策相继出台,春节假日促进消费需求释放,业绩有望维持韧性。12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持续增长6.5%,行业业绩有望稳健增长。近期国务院印发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旅消费的措施,文旅部统筹开展春节主题活动,春节入选非遗,出入境免签政策的不断扩大,叠加超长假期推动,国际运力持续修复,春节出行有望升温,非遗游、出入境游有望受益。回家团聚需求持续增长,伴随年夜饭外出就餐渗透提高,酒店餐饮有望受益。近期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规划,叠加24年多家教育AI企业获得融资,AI+教育或迎快速发展。
【非银】股债双丰收、开户数量快速增长,行业业绩有望超预期,政策坚定呵护市场,推动中长资金入市带增量。24Q4股债市环比均有明显改善,杠杆资金活跃,自营、投资收益有望持续增长,同时开户数量明显提升,行业年报业绩或超预期。政策坚定呵护股票市场,积极回应市场关切,券商并购重组节奏加快,互换便利二期扩容,推动中长资金入市的相关政策也有望陆续出台落地,持续为市场带来增量。24年上市险企保费稳健增长,25年开门红在即,同时政策机制出台,保险负债端压力有望缓解。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年初以来,资金面维持紧平衡状态,短端利率明显抬升,一季度政府债供给预计较高,3月流动性缺口约为2600亿元,资金面存在一定压力,但“两会”后资金利率有望趋于转松,央行净投放将增加,政府债供需失衡或边际缓解。
目前对港交所收入影响较小
境外投资者类型愈加多元化,交易量大增。
资金利率存在回落的空间,但边际转松的幅度可能有限。松取向、稳操作基调大概率延续。
截至1月25日,63家披露业绩预告的A股房企中,有近8成公司预计净利润同比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