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3月1日消息,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油集团”)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袁光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袁光宇在中国海油深耕近四十年。他出生于1959年,自1982年从华东石油学院(现中国石油大学)钻井工程专业毕业后,便进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由渤海石油钻井公司钻井平台领班、监管做起,一路晋升为平台副经理、经理,具有长达11年的一线海上钻井经验。
值得关注的是,袁光宇还是中国海油集团“元老”级人物。在集团内部,于1982年进入公司的被统称为“中国海油82级”,曾任中国石化原董事长的傅成玉、中化集团原总经理的杨华等多位高管均出自“82级”。
1993年,34岁的袁光宇升任渤海钻井公司副总经理,此后近十年,他辗转于北方钻井公司、总公司作业部等多个核心部门。2001年,在他担任中海油田服务有限公司(现中海油服,601808.SH)董事长兼总经理期间,该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革并在2002年登陆港交所,成为中国首家国际化油田服务公司。
2006年,袁光宇升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助理,并于2009年出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分管渤海油田开发。他所主导的“渤海油田3000万吨稳产工程”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柱。据中国新闻网2015年初报道,彼时,“对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油气产量贡献最大的渤海油田已连续五年超额完成3000万方产量目标”。
在此期间,袁光宇还同时兼任中国海洋石油渤海石油管理局局长、中海石油(中国)天津分公司总经理等职,形成“一人多权”局面。
2016年,57岁的袁光宇升任中国海油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正式进入集团决策层,直至2019年到龄退休。截至今日被查,袁光宇已退休五年有余。
游戏公司中涉及市场营销、广告投放、美术外包等的相关岗位是贪腐重灾区。
此次合作标志着中国海油首次布局哈萨克斯坦上游油气开发领域,公司称今年计划是在海外聚焦大西洋两岸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部署。
海上勘探开发技术难度远超陆上作业。中国海油渤海油田如何实现今年上产4000万吨目标并保障桶油成本优势?在“双碳”目标下,又该如何参与绿色低碳转型?
中海油新任董事长张传江曾长期任职于煤炭、发电为主的综合性能源集团,在煤制油、煤化工领域有较为深厚的工作经验。
美凯龙公告称,公司董事车建兴被云南省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