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机器人概念股早盘拉升,截至发稿,杭齿前进、万马股份、振邦智能等涨停,兆威机电、万达轴承、三丰智能等跟涨。
消息面上,《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印发。其中提到,到2027年,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过1200家。其中还提到,重点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AI芯片、仿生灵巧手、基座及垂直领域大模型、本体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光大证券指出,从人形机器人量产节奏的角度,2025年将会是突破性的一年。万台级别的量产将带动下游产业链进入确定性放量阶段,而万台级别的数据采集和训练有望真正解决数据匮乏的难题,推动人形机器人迈向更泛化、更实用的阶段。坚定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立足硬件技术路线与各厂商进展。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几乎所有全球科技、制造巨头均在2024年至2025年初开始了机器人产业布局,全球顶尖资本和人才正在加速向该产业涌入,2025年确立为“机器人”年。从巨头体系来看,海外最需要关注的是特斯拉、英伟达系和OpenAI系,国内最需要关注的是华为系、小米、比亚迪和其他创业公司。而2025年3月或将成为接下来最近的“机器人”月。
机器人岗位缺口暴涨四倍的背后,是部分高校依然面临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错位的问题。
张平安强调,华为云不做机器人本体,把机器人本体交给伙伴。
鼓励产品研制单位和应用试点单位联合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标准研究,聚焦场景需求和应用安全研制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产品和服务标准规范。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称,现在行业竞争厉害,很多智驾公司转行去做机器人了。
未来每台机器人乃至每个机械关节都将拥有独立IP地址,通过云端实时备份与安全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