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江瀚为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 )
两会政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推动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大V解读: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下文简称“报告”)中关于消费的关键词出现了32次之多,几乎贯穿全文,体现出了国家对于消费的关注度,特别是报告指出当前存在“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不振”等问题,体现出了当前消费问题。
对此,报告在2025年工作任务中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了第一位。结合报告内容可以看到,国家的关注焦点在于加快补齐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多元施策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只有居民手中的钱更多时,才更有可能增加其消费支出,进而推动消费市场的发展。而要让居民收入更稳定,则需要系统性地支持企业等市场主体发展,通过给予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政策支持,以稳定经营预期,鼓励其提高员工薪酬水平。
与此同时,报告提到今年实施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其中提及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这种直接促消费政策,可以有效地激活市场需求,并结合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产品,叠加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场景,真正让稳消费落在实处。报告可以说是精准施策,抓住了消费的牛鼻子,要让居民有钱消费更要有时间、有场景消费,这才是激活消费的关键。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当居民的收入预期普遍改善,居民休假更加多元,消费场景更加丰富的时候,大家才能更有信心和意愿进行消费,这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同时,消费市场的繁荣也将促进企业的投资和创新活动,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全面释放财政政策效力,还需着力促进物价合理回升。同时,做好政策储备,必要时及时出台增量政策,保障下半年财政支出强度。
坚持聚焦实质风险、解决实际问题,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断增强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性。
6月制造业PMI为49.7%,虽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但已连续3个月处于收缩区间,显示经济回升向好有待稳固。
只要是合法的,都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
上海2024年的人均GDP已经超过3万美元,而服务消费占比还不到五成,表明上海的服务消费市场具有极强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