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鹏,北京社科院研究员)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成为一大亮点。通过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国家正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及智能制造装备,展示了智能化与数字化深度融合的巨大潜力。这显示当前经济形态正在经历从传统的数字经济向更加智能高效的数智经济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标志着经济活动越来越注重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也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对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一次深刻布局。
一、深刻认识数智经济的重要内涵和核心逻辑
笔者认为,数智经济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关键生产工具,以轻资产驱动重资产,以数字服务衍生更多的用户增量价值的新知识经济形态。当前,数智经济通过网络形成大范围的共享,加速融入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在发展数智经济的过程中,需更加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制。
构建全国一体化的数据+科技+金融市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举措之一。例如,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易平台,可以实现数据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效流通和价值最大化,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与此同时,金融科技(FinTech)的发展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灵活的资金解决方案,降低融资成本,激发市场活力。通过整合数据、科技和金融资源,可以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叠加、倍增效果。
数智经济具有共享化、网络化、数据化和智能化的显著特征,这四个特征构成了其核心逻辑。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贯穿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这一经济形态通过算力、算法和数据的协同作用,重新定义了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模式。具体而言,算力作为数智经济的重要基础,得益于摩尔定律揭示的信息技术硬件性能指数级的增长规律,里德定律强调了网络中用户连接价值的指数级增长。而在实际运用中,数据、算力、算法产生了显著的乘数效应,突破了单一要素的局限性,大幅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
二、科学判断数智经济在我国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1.数字技术与千行百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和7.7%,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这表明,通过算力、算法和数据的深度融合,数字技术显著增强了产业创新能力,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环节的广泛应用中,数字技术不仅加速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农业、服务业等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这种深度融合正在重塑传统产业的价值链,为企业创造新的增长点,实现产业结构的深度优化。
2.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其价值日益彰显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左右”。这一成就展示了数智化对传统行业运行模式的重塑,帮助企业更高效地响应市场需求,降低运营成本。例如,在零售领域,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推荐系统,能够精准捕捉消费者偏好,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力。痛过构建智能化、网络化的信息平台,数智经济大幅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了供需关系的精准对接。
3.助力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可持续发展
报告明确提到,“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接近40%,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这些举措显示了数智经济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数智技术通过智能化监测和管理,有效降低了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碳排放。此外,数智经济还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比如废弃物循环利用、再生材料推广等领域,进一步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数智经济通过创新技术手段,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多措并举推动数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1.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系统性发展框架
在推动数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顶层设计至关重要。首先,应制定专项规划,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协调各部门资源,形成政策合力。其次,加快完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数据中心、5G网络等,为数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然后,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通过教育改革和国际合作吸引高端人才,确保数智经济发展有足够的人才支持。
2.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
为了确保数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一方面,加速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及算法监管等领域的立法进程,确保技术应用合法合规。另一方面,建立更加灵活的监管机制,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确保在促进创新的同时维护市场秩序。同时,明确各方主体的法律地位,特别是关于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和交易规则,最大限度地调动数据要素的经济价值,从而为市场经济参与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操作框架。
3. 拓展应用场景,提升全民福祉
拓展数智化应用场景,可以极大地提升全民福祉。首先,进一步拓展数智技术在医疗、教育、交通、养老等领域的应用,如智能医疗实现远程诊疗、智慧教育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智能交通系统缓解城市拥堵问题。其次,加快数据的共享、开放、流通和应用步伐,释放其巨大价值,促进社会各领域的智能化转型。然后,注重弥合数字鸿沟,采取措施确保不同群体都能享受到数智化带来的便利,真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目标。
4.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贡献中国智慧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数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合作与交流。首先,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合作,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领域,共同探索数智化发展的新路径。其次,鼓励国内相关企业“走出去”,分享中国在数智经济领域的实践经验,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由此利用国际合作平台积极传递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也为构建开放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综上所述,数智经济凭借其共享化、网络化、数据化和智能化的独特特征,正在引领中国经济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拓展应用场景以及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数智经济将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坚实的支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将积极分享宝贵经验与成功实践,贡献中国智慧,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全球社会。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4月14日,"燕麦营养功能食品创新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来自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的5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燕麦营养价值、功能食品开发、产业提档升级等方面开展产学研深度交流,共同分析燕麦产业新机遇,共谋产业高质量新路径。
3月24日下午,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坚持开放合作 推动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圆桌会举行。
本次大会以“统一与开放、构建创新经济生态”为主题,立足长三角创新生态,汇聚资深专家、行业先锋、青年科学家及来自长三角产业龙头企业、重要智库的嘉宾近200余人共谋共话。
把促消费和惠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是今年提振消费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