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3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10.17万亿元,同比增长9.6%,森林食物产量超2亿吨,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
2024年,全国经济林种植面积4666.7万公顷、年产值超2万亿元,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4000万公顷、年产值约1万亿元。全年完成油茶新增种植和低产林改造47.5万公顷,茶油产量达100万吨。生态旅游游客量达27.6亿人次,同比增长9.1%。
在国家林草局今天举办的“3·12”植树节新闻发布会上,生态保护修复司司长张利明介绍,2024年,我国生态富民产业提质增效。国家发布《生态产品目录(2024年版)》,完善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方法,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生态富民产业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林草局今天发布的《2024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完成营造林444.6万公顷,种草改良322.4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278.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超25%,森林蓄积量超200亿立方米。
全年安排中央资金320亿元,完成治理面积超380万公顷。大力推行以工代赈,探索推广“光伏治沙”“以路治沙”等新模式。森林可持续经营实施面积扩大到66.7万公顷以上。全国林草碳汇试点市(县)和国有林场碳汇试点实施面积达6.8万公顷。
3月12日,国家林草局新闻发布会现场。摄影/章轲
《2024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实施面积扩大到66.7万公顷以上。全国林草碳汇试点市(县)和国有林场碳汇试点实施面积达6.8万公顷。
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沙海江介绍,自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以来,北京已有超过1.1亿人次通过各种形式履行义务,植树2.2亿株。从开展义务植树前的1980年到2024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由12.83%提高到44.95%。
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副局长陈永泉也告诉记者,2024年,内蒙古“三北”工程攻坚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完成工程建设任务2442万亩,防沙治沙任务1954万亩,均居全国首位。他说,内蒙古建立了以国家投入为主、自治区配套为辅、社会广泛参与的“1+N”多元化投入机制,通过设立防沙治沙基金、成立防沙治沙基金会、开展公益治沙等方式,自筹防沙治沙资金110多亿元,不需要盟市旗县出一分钱。
今天是我国第47个植树节。国家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副司长刘丽莉表示,新时代的义务植树活动,将更加注重全民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国家林草局将探索义务植树与生态教育、自然保护、志愿服务创新融合的新模式;鼓励各地探索向尽责公民提供公园门票减免、生态教育优惠等政策。
“十四五”以来,中央财政支持草原保护修复总投资达到1100亿元,年均修复草原超过4600万亩
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彰武将重点发展林业、林下“两林”经济
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通报中表示,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深刻汲取教训,依法依规严肃整改查处,同时严防简单化、“一刀切”。
有关院士专家表示,要坚持以水定绿,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
《若干措施》的出台有助于通过制度创新释放改革红利,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