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3月17日发布前两月宏观经济数据。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成为经济数据中的一大亮点。
今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0%,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1%,分别比上年全年加快0.1、0.5、0.9个百分点。
制造业投资增速维持高位的原因有哪些,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政策效应有哪些体现,下阶段制造业投资增速走势如何?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17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以来,随着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持续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应显现,制造业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对全部投资的带动作用比较明显。下阶段,我国制造业发展具有广阔空间,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有利因素较多。
付凌晖介绍,从主要特点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投资结构持续优化,装备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随着制造业升级发展对装备产品需求扩大,带动了行业投资增长,前两个月,装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9%,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7.3%和21.6%,均明显快于全部制造业投资增速。
二是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较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力度加大,制造业技改投资增势较好,前两个月,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2个百分点。
三是制造业高端化发展,高技术制造业投入加大。各方面积极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高技术领域制造业投资高速增长。前两个月,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7.1%,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1.6%。
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加力推进,不仅促进了制造业生产,也有力支撑了投资增长。前两个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2.3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62.3%。
关于下阶段制造业投资增速走势,付凌晖表示,我国制造业发展具有广阔空间,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有利因素较多:一是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我国加快向制造强国迈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势头强劲,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都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
二是科技创新突破引领。近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量子通信、半导体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等创新产品和应用跑出了加速度,带动相关产品需求激增,有力拉动了相关行业投资增长。
三是政策支持作用明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对扩大有效投资作了全面部署,各地加力实施“两重”“两新”政策,强化项目、资金等要素保障,将有力支持制造业投资增长。
付凌晖强调,下阶段,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聚焦提高投资效益精准发力,发挥好各类政府投资工具作用,更好调动社会投资,推动投资稳定增长,发挥好投资扩需求、优供给的作用。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
总的来看,一季度,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创新引领作用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
在国家促进内需的政策导向下,乘用车市场稳内需的效果将持续体现。
3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4%,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加快。
提振消费不仅是短期经济修复的抓手,更是长期结构优化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