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以“湾区机遇·健康未来”为主题的深圳市外商独资医院试点推介会在前海国际人才港举行,会上,深圳亮出了“一揽子”支持措施,包括用地用房保障、财政支持增强、医保政策优化、跨境执业便利化、国际医疗结算等26条,全方位支持和欢迎外商独资医院落地深圳。
推介会上,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介绍了已出台的支持外商独资医院试点的若干措施,从招引落地、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为项目保驾护航。
对于全球知名医疗机构这样的好项目,深圳将设专班“点对点”服务,提供用地、用能、用人等全要素支持。同时,外商独资医院项目列入各区重点招引清单,享受全方位优质服务。
在用地用房方面,深圳予以重点保障,允许在全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以外举办外商独资医院,将符合条件的外商独资医院纳入重点产业项目;对符合规定的外商独资医院重点产业项目用地,出让底价按深圳市产业政策及地价测算规则确定等。
对于外资独资医院,深圳按规定予以基本医疗服务补贴、基本医疗床位奖励、医院等级评审奖励等支持。
在全市各片区中,在前海合作区设置外商独资医院支持力度高居全市“榜首”,适用于全国首个港澳医疗机构发展支持政策——《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支持港澳医疗机构集聚发展办法》。在医保价格支持、便利医疗人员跨境执业、药械和技术临床应用、完善国际医疗结算、支持发展医疗旅游等方面也有相应措施。除在医疗服务项目定价上,给予外商独资医院自主权外,还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独资医院申请纳入我市医保定点。为来深行医外国医师开通注册审批绿色通道,“即时受理、72小时办结”;符合条件的国外医师可申报职称评审。相关支持措施扩展到医疗技术人员及其家属,可签发2年有效签证。在药械和技术临床应用上,支持外商独资医院申报“港澳药械通”,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及国际新药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应用研究,开展前沿医疗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
据悉,欧洲排名前5的医疗集团——葡萄牙光明医疗集团已在深圳完成选址工作,将于今年上半年正式注册。
截至今年6月30日,深圳上市公司新增披露并购重组263笔。其中,境内并购246笔、跨境并购17笔;重大资产重组9笔,非重大资产重组254笔;196笔重组披露交易金额,合计超570亿元,并购重组活跃度显著提升。
基础设施及城市建设领域项目14个,总投资约171亿元;社会民生领域项目9个,总投资约54亿元;产业发展领域项目13个,总投资约161亿元。
进一步加深同专业金融研究机构合作力度,便利企业境内外上市政策咨询,协调跨境金融机构为企业出海提供金融银团服务,推动已在港交所上市的辖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交所上市。
《若干措施》从推动基础型消费扩容提质增效、推动改善型消费高品质发展、促进新型消费发展壮大、拓展品质型服务消费空间、打造良好服务消费环境以及健全政策支撑保障体系六个方面提出23条具体举措。
具体配建方式为在改造后含商品住房的各类城市更新单元规划中,按住房建筑面积的一定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