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受行业政策因素影响,国内医疗机构医疗设备招采放缓,医疗设备企业销售收入普遍承压,2025年的行业前景如何?
4月11日晚间,开立医疗(300633.SZ)管理层在2024年年报业绩交流会上表示,从2025年一季度看,国内医疗设备“以旧换新”招标采购的节奏有加快趋势,预计公司2025年利润有望恢复增长。
开立医疗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4亿元,同比下降5.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亿元,同比下降68.67%。
开立医疗收入下降背后,跟国内医疗机构终端的医疗设备招采活动减少有关。而在2024年,公司逆势加大战略投入,加大对新产品线的支持,引进各类研发、销售人才,这又进一步影响到了利润表现。
开立医疗目前的产品主要为超声医学影像、消化与呼吸内镜、微创外科产品以及心血管介入产品这四大块,其中超声医学影像、消化与呼吸内镜占了收入大头,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11.83亿元、7.95亿元,占公司收入比例58.75%、39.50%。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共计4.73亿元,同比增长23.08%,占营收比例为23.48%。
对于医疗设备行业而言,备受关注的还是“以旧换新”政策落地进展情况。
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及到2027年,工业、 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以旧换新”政策下,医疗设备的市场需求有望扩容。
开立医疗管理层表示,国内“以旧换新”政策是在2024年上半年启动,下半年开始落地,但由于刚开始,涉及的地方比较多,2024年医疗设备行业总共批复的采购项目大概是600多亿元,但最终完成招标采购的大概仅有10%,根据市场反馈,2024年招标采购没有完成的,预计会在2025年上半年加快完成落地,再加上2025年新批复的项目,预计医院端的招采应该会有一个较好的预期。
“展望2025年,随着外部政策压力将逐步减小,预计公司2025年度经营业绩数据将明显好转。”开立医疗管理层说。
当前,国内医疗设备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争夺市场,一些企业不惜拼价格。
对于如何从行业这种“卷”中突围,开立医疗管理层表示,目前发力的方向就是推动产品往高端化、专科化方向发展,同时横向扩充产品线。
“未来这两年,我们要做的事情,一是加大研发的投入,保证公司产品线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技术领先性;二是在立足超声、内镜业务基础上,加快拓展微创外科、心血管介入产品线,虽然这可能会带来费用投入增加,但必须投入,我们希望在未来两到三年,可以形成内科加外科、诊断加治疗、设备加耗材这种业务布局。”开立医疗管理层说。
将协调有关方面,坚持更加注重持续性和均衡性原则,分领域制定落实到每个月、每一周的国补资金使用计划,保障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全年有序实施。
今年1月和4月已分别下达两批共计1620亿元中央资金,后续还将有1380亿元中央资金在三、四季度分批有序下达。
通过采访多地相关负责部门和相关负责人,记者了解到,所谓取消“国补”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今年以来,以旧换新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带动家电数码、汽车消费市场持续火热。
《方案》称,推广“房票安置”“共有产权”购房、住房“以旧换新”等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推出“购房补贴”“购房消费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