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加快落地,人才市场需求旺盛

第一财经 2025-11-28 21:00:17 听新闻

作者:祝嫣然    责编:缪琦

目前机器人人才市场呈现出需求旺盛、赛道宽、潜力大的特点。

11月26日至2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在重庆举办。

本届大赛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工业机器人、RISC-V等架构芯片开发与系统应用、工业大数据、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等领域设置6个赛项。全国超6000人参加选拔赛,来自地方和央企的408支参赛队伍共800余名选手进入决赛。

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28日在大赛闭幕式上表示,“抓产业必须抓人才”,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持续夯实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

张云明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央地联动,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强化规划衔接、政策协同、资源统筹、评价联动,努力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要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建设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等人才培养载体,服务企业技术研发、工艺改进、产品中试、员工培训,服务学生实习实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刘明亮介绍,通过竞赛有望推动复杂工况环境下的技术创新,推出一批具备系统集成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跨学科工程人才。

为破解现阶段人形机器人在工业落地中的适配难题,此次比赛新设立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赛项,将人形机器人首次应用在工业场景,首次引入自然语言处理、视觉语言模型(VLA)、语音识别与合成等前沿AI技术,实现单一人形机器人平台即可完成巡检、操作、搬运、分拣等多种工作,让工业机器人更“聪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李瑞峰介绍,未来人形机器人能像人一样去完成一些更加柔性的工作,或在复杂场景中替代人进行作业。因此,此次大赛设置该赛项,也是对未来人形机器人在此类场景中的应用进行尝试和探讨。

“目前机器人人才市场呈现出需求旺盛、赛道宽、潜力大的特点。特别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领域,对机器人的控制、算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人才需求更加旺盛。”李瑞峰说。

李瑞峰谈到,未来五年人形机器人实际最有可能的应用是两个领域,一个是在制造业的一些场景里替代部分人的劳动,和传统工业机器人进行差异化、多样性的制造应用融合;另一个是进入到助老等公共服务的场景。在一些复杂的场景当中去与人交互和交流,帮助人去分担一些劳动,做一些服务,这是真正能够把人形机器人的优势发挥出来的地方,也是我们追求的更高的目标。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