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改革试点的通知》,计划遴选基础扎实、特色鲜明的20所高校、30所中小学、10个县(市、区),进行试点探索。
★
试点目标
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变革创新,遴选基础扎实、特色鲜明的20所高校、30所中小学、10个县(市、区),探索人工智能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育评价、教育研究、教育治理等深度融合的路径和模式,构建开放合作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生态,形成一批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改革的典型案例,为建设教育强省提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改革的样本。
★
试点内容
结合浙江前期数字教育试点和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试点情况,研究制定“揭榜挂帅”榜单。
试点单位基于榜单,选择某一方向的1—3个具体场景开展课题研究与实践,探索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基于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因材施教与创新性教学的有效途径,形成教与学新模式,探索未来学校新样态。
★
预期成果
试点区域围绕试点场景形成课题报告和一套人工智能技术支撑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创新机制、可持续保障制度等标志性成果;协同构建数据集,参与建设不少于1个教育大模型或智能体。
试点学校围绕试点场景形成课题报告和一套人工智能技术支撑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创新机制和可持续保障制度等标志性成果;协同开发不少于1个教育大模型或智能体。
试点区域和学校按照“一地创新、全省共享”的要求统筹部署高质量数据集和语料库,共同打造一批浙江教育垂类大模型和智能体。
★
申报对象
中小学(含中职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高校。
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通知》提到,遴选结果按照规定程序正式发文。省教育厅适时组织成果鉴定,试点工作成效显著的成果案例向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各种造梗和各队口号中,体现的区域经济特色十分明显。
目前我国海洋领域传统产业占比仍较高,亟须通过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打通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堵点和瘀点,因地制宜打造不同层级和规模的现代化海洋产业集群。
在海关、边检等部门支持下,该航线货物通关流程已缩短至1小时,大幅提升了物流效率。
《方案》提出一系列具体建设内容,一起来了解。
目前已有16个省份公布了2022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相关数据。其中天津、浙江、广东、江苏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都超过了12万元。从行业门类看,各省份非私营单位收入前三的行业各不相同,浙江、广东等地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