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投资金额超40亿,国投集团加快布局生物制造产业

第一财经 2025-05-17 16:40:35 听新闻

作者:一财大政    责编:胥会云

国投将进一步设立专门针对生物制造产业的CVC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做长期资本、战略资本、耐心资本,更好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助力核心技术攻关。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制造产业正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5月16-18日,2025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在江苏无锡举办。大会开幕式上,由国家开发投资集团联合无锡市政府、江南大学成立的国投新质蛋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该中心聚焦新质蛋白研发和产业化瓶颈,加速各类新型蛋白产品开发和成本优化,研究方向覆盖食品、营养、医疗、材料等领域。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坚在大会上表示,新质蛋白已经成为各国竞争的重要领域,当前面临成本高、品种少、研发能力弱等现实挑战。在大食物观的指引下,围绕新质蛋白,我国政府和学术组织正在全面推进新质蛋白资源挖掘与技术研发等相关工作。

新质蛋白是指不依赖传统畜牧业或渔业方式获得的食用性蛋白,利用微生物发酵、合成生物等前沿创新技术,高效合成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成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饮食大国,食物蛋白缺口巨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粮食进口总量超过1.58亿吨,其中大豆进口量达到了1.05亿吨,占到粮食进口总量的66%。“进口大豆的80%用于养殖业饲料,如果不进口,将会影响我国500万到1000万吨肉制品和2000万吨奶制品。”陈坚说。

食用性蛋白短缺,已经成为安全问题。高层多次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国投集团首席科学家李寅表示,得益于政策支持和下游企业猛增的影响,2020年以来我国新质蛋白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然而2023年以来,资本市场的低迷对产业造成一定影响。国投集团通过新质蛋白中心健全资本链,打通创新链,为新质蛋白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启动了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其中国投集团成为培育发展生物制造产业的牵头单位。2024年12月,注册资本高达60亿的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国投创新院”)成立。此次揭牌的新质蛋白中心是国投创新院的首个控股研发平台。

国投创新院董事长张雷表示,国投与国务院国资委签署了“军令状”,整体承接培育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战略任务。国投创新院的主业定位就是沿着产业链投资、产学研创新、端到端制造的全链条布局思路,逐步构建完整产业生态。按照规划,到十五五末,国投集团生物技术产业总产值要达到600亿元。

“围绕工业菌种、酶制剂、小品种氨基酸、食品和营养添加剂等细分领域,正在大力开展收购兼并。”张雷透露,目前国投集团管理的基金规模超过2700亿元,涵盖VC、PE、FOF等多个类型,总计投资了424家专精特新企业,支持120家企业成功上市,占科创板总数的10%。未来,国投将进一步设立专门针对生物制造产业的CVC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做长期资本、战略资本、耐心资本,更好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助力核心技术攻关。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国投系基金累计投资生物制造领域企业25家,总金额超过40亿元。国投集团多次参与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为生物制造产业提供资金弹药。比如,携手天津海河基金,设立规模20亿元的生物制造产业创投基金,与合肥市设立20亿规模的“国投安徽生物制造基金”,杭州10亿的“生物制造产业基金”等。

此外,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投集团在管控模式、管理机制、授权经营等方面,率先探索、大胆创新,不断优化顶层设计,适应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未来,针对生物制造产业的特点,将积极与民营资本合作,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差异化管理,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科学合理界定国有资本出资人管理边界,推动企业提升活力和竞争力。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四大“未来产业”,哪些城市在领跑

京、沪在四大产业均居第一梯队,深圳在生物制造、具身智能和6G领域领先,天津、合肥、杭州、南京分别在一个领域表现突出。

1724 03-08 14:39

第十六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广州开幕,共谋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吸引了400多家企业参加,邀请了150余位金融机构代表参与供需对接,助推生物产业的商业化进程。

22 2024-09-20 15:29

合生万物,重塑未来——第一财经《未来产业系列白皮书丨合成生物篇》发布

编者按:未来产业作为前瞻性新兴产业,具备成长为先导性产业或支柱性产业的发展潜力,是把握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支撑。第一财经持续关注未来产业,通过一线走访和案头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将陆续推出《未来产业系列白皮书》。合成生物为系列白皮书第二期关注议题。

178 2024-08-30 11:37

首支生物制造主题产业基金计划设立,万亿产业有望迎来跨越式增长

当前我国先进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约1万亿元,随着基因检测、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制造等关键技术的加速普及应用,传统行业能够低成本优化或重塑生产过程,新型材料、产品持续涌现,生物制造产业规模有望迎来跨越式增长。

70 2024-08-29 16:26

我国生物制造领域首个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正式落地深圳

7月14日,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在深圳光明启动建设,标志着我国生物制造领域首个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正式落地深圳。

49 2024-07-15 10:1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