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水泥行业盈利水平有望改善,绿色化国际化发展提速

第一财经 2025-05-18 14:05:35 听新闻

作者:祝嫣然    责编:黄宾

今年前4个月,水泥行业出现“量减、价增、利润改善”的走势,水泥行业利润改善。

“2025年全年,水泥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有望比2024年明显改善。”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周育先16日在中材国际第三届水泥绿色智能发展大会上表示。

周育先表示,今年前4个月,水泥行业出现“量减、价增、利润改善”的走势,水泥行业利润改善,需要持续推进政策落地。同时,希望行业业内要自律,避免内卷和恶性竞争。

今年以来,全行业的盈利水平比去年同期改善明显。从已经公布季报的水泥行业上市公司来看,水泥业务普遍呈现产量下降、价格推动盈利水平提高的情况。

周育先认为,当前国家已经出台了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的政策和产能置换新政。这些政策如果能够扎实落地,将非常有利于改善供给侧的量,从而使得产品价格维持在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水泥产量达3.31亿吨,同比下降1.4%。降幅较1-2月收窄4.3个百分点,较去年一季度大幅收窄10.4个百分点。

全国大部分地区2025年一季度错峰生产计划天数同比增加5%-10%,企业已经通过包括错峰生产在内的动态调节生产,减少供应量,有效避免恶性竞争,促进市场稳定。

业内认为,通过兼并重组、市场淘汰等方式,加快低效过剩产能退出,提高行业集中度,优化产能结构,是推动我国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周育先表示,2015年我国的水泥企业有530余家,到了2024年剩下了418家。行业集中度比2015年的时候提高了4个百分点,从原来54%左右提高到现在58%,但跟国外发达国家比还有比较大的空间。

与此同时,水泥行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也在提速。

在位于安徽芜湖的海螺集团白马山水泥厂,工作人员基于AI大模型,通过实时生产质量关键特征推荐,实现了熟料3天、28天强度预测,准确率超85%,科学指导生料配料、水泥配方优化,推动“事后调整”迈向“实时调控”。除了质量管控外,企业还在生产优化、装备管理、安全生产等5大类40余个子场景取得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突破,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印发的《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到2025年底,我国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2020年降低3.7%。

周育先认为,放眼海外市场和绿色转型升级是水泥企业的必由之路。欧洲等发达经济体水泥产能虽已基本饱和,但仍需要先进技术工艺和绿色节能装备来改造升级原有产线。同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也需要与其生产力相匹配的水泥装备和技术服务。中国企业可以在其中挖掘商机,加强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

近年来,中国水泥企业已经开始着眼海外。截至2024年底,中国企业累计在21个境外国家投资建设了49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已投产项目合计熟料产能6708万吨,水泥产能9670万吨。在建项目合计熟料产能2673万吨,水泥产能3880万吨。目前在产的水泥项目中,中资企业全资投资的占比约40%,合资约60%。投资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中亚地区和非洲。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