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有料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三体智能:驱动人形机器人认知革命

东方财经·浦东频道 2025-05-20 17:29:19 听新闻

责编:杨恺宁

当全球科技界聚焦人形机器人的“硬件竞赛”时,中国科学家正将目光投向更深层的认知革命。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在“张江论剑”科创沙龙活动中,围绕“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产业生态与竞争格局之间的深层关联”发表演讲,系统阐释“三体智能”理论框架。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

 

当全球科技界聚焦人形机器人的“硬件竞赛”时,中国科学家正将目光投向更深层的认知革命。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在“张江论剑”科创沙龙活动中,围绕“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产业生态与竞争格局之间的深层关联”发表演讲,系统阐释“三体智能”理论框架。

 

三体智能”将引领中国智造突围

谈及人形机器人发展现状,江磊以2025年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为例,中国团队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占比超40%,傅利叶、智元等张江企业成果跻身国际一线。中国企业正从“跟跑者”向“并跑者”乃至“领跑者”跃迁。

江磊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正经历从硬件成熟到认知跃升的关键阶段,而多模态大模型、世界模型与基础模型三大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成为驱动这场革命的核心引擎。这场人形机器人认知革命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抢占全球产业先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机遇。

在政策层面,国家加速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程,2023年,工信部出台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机器人标准化体系建设”,支持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推动标准化研究和产业链发展。这为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中指明了发展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张江作为国家科技创新核心承载区,已建成人形机器人实训场,构建“政策-技术-场景”闭环生态,为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迈向规模化应用提供战略支撑。

 

技术协同仍存痛点,挑战亟待破局

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集大成者,虽已在硬件层面取得显著进展,但其仍面临三大瓶颈——依赖预设规则,难以适应动态环境;多任务切换时需频繁人工干预;面对新场景时更需大量重复训练。

针对这些瓶颈,江磊指出,“三体智能”将解决人形机器人感知、决策和执行之间的断层。“多模态大模型解决了感知层,通过从简单的感知转化成认知,投射到世界模型里面,让机器人更好地理解世界,在这个模拟世界中做出决策,最后再到基础模型产生执行,这样才能打通整个人形机器人的预环链路。” 江磊将希望寄托于三者的协同迭代,不仅让机器人实现动态环境中的自主适应,更通过持续的数据反馈与模型优化,推动其向“一体化智能”迈进,最终突破认知与行动的边界。

提到技术痛点,他特别指出,当前国内在机器人领域尚未明显提出“双系统架构”的概念,其核心理念为,将大脑的学习与决策功能进行分工,从而提高系统的运算效率与决策能力。然而,国内的机器人尚未形成相应的框架和实施思路。

对此,江磊提出强烈呼吁:“我们需要尽快推出国内版的双系统架构。”他指出,在张江这样的创新集群中,已经聚集了大量研发力量。通过联合国内的创新资源,可以加速这一架构的实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系统体系。

最后,江磊对机器人产业做出展望。随着开源生态的完善与跨行业协同的深化,机器人将从工厂到家庭,再到社会服务场景,将成为提升效率、扩展服务的核心力量。江磊强调,依托中国的政策支持、技术积累与市场潜力,“人形机器人未来必将在中国实现落地,并在张江迎来高峰。”江磊对此充满信心。

举报
相关阅读

聚焦双创赋能发展 铸就张江科创生态新高地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上海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舸在“张江论剑”科创沙龙活动中,系统阐述上海科技大学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体系,分享了上海科技大学在创新创业领域的前沿经验,并探讨高校如何深度融入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18 昨天 17:28

从融资到融智 探索金融科技新边界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科技金融既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金融强国的现实需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董子泳在“张江论剑”科创沙龙活动中,系统阐述金融科技如何深度嵌入技术生命周期、重构科创服务逻辑,并探讨金融机构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的战略定位与创新实践。

16 昨天 17:26

中国创新药的全球突围与破局路径

从“张江研发”到“全球授权”,从“本土创新”到“技术输出”,在全球化浪潮推动下,中国创新药产业正处于从“跟跑”到“并跑”的关键节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浦东新区科协主席丁健在“张江论剑”科创沙龙活动中以张江科学城为样本,系统梳理了中国创新药的现状、国际化突围路径及核心挑战,为行业提供了兼具战略与实践意义的思考。

22 昨天 17:23

扎根科创热土创新驱动蜕变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引领。再鼎医药(上海)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潘璐在“张江论剑”科创沙龙活动中,系统阐述生物医药如何融合国际资源与本土创新,并探讨生物医药企业突破长周期困境的有效路径。

16 昨天 17:21

人形机器人批量进厂“实习”,资本加码投入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

2025 年国内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接近 24 亿元,产业真正成熟还要三五年。

166 05-16 14:5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