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有料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聚焦双创赋能发展 铸就张江科创生态新高地

东方财经·浦东频道 2025-05-20 17:30:01 听新闻

责编:杨恺宁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上海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舸在“张江论剑”科创沙龙活动中,系统阐述上海科技大学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体系,分享了上海科技大学在创新创业领域的前沿经验,并探讨高校如何深度融入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上海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江舸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上海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舸在“张江论剑”科创沙龙活动中,系统阐述上海科技大学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体系,分享了上海科技大学在创新创业领域的前沿经验,并探讨高校如何深度融入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专业布局 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打造以大学科技园为中心的“环高校科创区”,是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促进产教城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在江舸看来,上海科技大学扎根张江科学城核心区,毗邻生物医药“药谷”与信息科技“硅谷”,在形成集聚效应的基础上,发挥了区域优势,重点布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战略领域,旨在将上海科技大学打造成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国际化根基 青年海归为主力的师资与培养体系

专业布局的落地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撑,尤其是海归科技人才,已经成为生产力生成中极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谈及师资力量,江

舸介绍,上海科技大学作为新建院校,拥有一支非常年轻、国际化的教授队伍。学校教授中85%具备五年以上海外经历,外籍教授占比14%,40岁以下常任教授达58%,形成以青年海归为主力的国际化团队。

江舸列举一系列数据阐明学校本科教育成效显著:85%的本科毕业生选择深造,45%保研,近30%赴海外名校;2024届毕业生中,超50%留沪就业,半数扎根浦东,投身高科技企业,成为先导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科研突破 基础研究与平台协同效应

从人才培养到技术发展,上海科技大学始终以基础研究为根基,积极参与科研平台建设。江舸表示,学校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基础研究实力突出,重大成果持续入选全国科技榜单。他提到,学校牵头参与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并获批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量子功能材料两大全国重点实验室,这些平台为学校的技术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闭环生态”架构技术转移重构创新价值链

科研突破的价值需要通过技术转化充分释放。在技术转化方面,江舸强调,学校2018年成立技术转移转化办公室(OTT),构建覆盖专利管理、运营、转化的闭环生态。他介绍,学校累计授权专利突破2000项,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占比30%,转化率超20%,在上海市专利运营评级中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并列第一梯级。江舸以正序生物为例称,学校以1.7亿人民币的合同金额授权许可9项国际专利,企业首款新药近期获临床批件,有望成为全球首创的碱基编辑的治疗药物,这是上海科技大学转化能力的标杆案例。

此外,学校通过“校内孵化+张江孵化”体系培育近60家初创企业,82%扎根浦东。江舸指出,学校每两年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第七届赛事即将启动,参赛学生可以通过赛事让科技理想与产业脉搏同频共振。

 

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国最具创新性的科创区

上海科技大学地处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里也被誉为中国最具创新性的科创区。展望未来,江舸表示,上海科技大学将继续围绕人才培养、聚焦基础的前沿研究,继续立足张江,对标国际一流大学,继续加深与城市科创区的协同发展,助力浦东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培育。

举报
相关阅读

从融资到融智 探索金融科技新边界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科技金融既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金融强国的现实需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董子泳在“张江论剑”科创沙龙活动中,系统阐述金融科技如何深度嵌入技术生命周期、重构科创服务逻辑,并探讨金融机构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的战略定位与创新实践。

16 昨天 17:26

中国创新药的全球突围与破局路径

从“张江研发”到“全球授权”,从“本土创新”到“技术输出”,在全球化浪潮推动下,中国创新药产业正处于从“跟跑”到“并跑”的关键节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浦东新区科协主席丁健在“张江论剑”科创沙龙活动中以张江科学城为样本,系统梳理了中国创新药的现状、国际化突围路径及核心挑战,为行业提供了兼具战略与实践意义的思考。

26 昨天 17:23

扎根科创热土创新驱动蜕变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引领。再鼎医药(上海)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潘璐在“张江论剑”科创沙龙活动中,系统阐述生物医药如何融合国际资源与本土创新,并探讨生物医药企业突破长周期困境的有效路径。

16 昨天 17:21

三体智能:驱动人形机器人认知革命

当全球科技界聚焦人形机器人的“硬件竞赛”时,中国科学家正将目光投向更深层的认知革命。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在“张江论剑”科创沙龙活动中,围绕“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产业生态与竞争格局之间的深层关联”发表演讲,系统阐释“三体智能”理论框架。

21 昨天 17:19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 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蔡奇陪同考察

要抢抓机遇,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188 04-29 15:44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